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导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问题提出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3 研究现状述评第19-20页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1 研究对象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1.5.1 研究思路第21页
        1.5.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3-31页
    2.1 概念界定第23-26页
        2.1.1 贫困第23-24页
        2.1.2 精准扶贫第24-25页
        2.1.3 产业扶贫第25页
        2.1.4 连片特困地区第25页
        2.1.5 扶贫动力第25-26页
        2.1.6 扶贫效果第26页
    2.2 理论借鉴第26-29页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第26-27页
        2.2.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第27页
        2.2.3 循环累计因果关系理论第27-28页
        2.2.4 规模经济理论第28页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29页
    2.3 产业扶贫的机理第29-31页
第3章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现状第31-37页
    3.1 宣汉县概述第31-32页
        3.1.1 宣汉县的区位和地理第31页
        3.1.2 宣汉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第31-32页
    3.2 宣汉县的贫困现状第32-34页
        3.2.1 贫困发生率高第32页
        3.2.2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第32-33页
        3.2.3 贫困地区农户文化程度低第33-34页
    3.3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现状第34-37页
        3.3.1 宣汉县中药材扶贫的中药材种植的基本情况第34页
        3.3.2 中药材产业扶贫所需的农业科技得到推广与运用第34-35页
        3.3.3 中药材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现带动作用第35-37页
第4章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动力和效果第37-65页
    4.1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动力第37-40页
    4.2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效果第40-65页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第40-47页
        4.2.2 评价指标第47-49页
        4.2.3 变量设置第49-56页
        4.2.4 模型构建第56-57页
        4.2.5 回归结果分析第57-65页
第5章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65-75页
    5.1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第65-70页
        5.1.1 中药材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第65页
        5.1.2 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乏力第65-66页
        5.1.3 利益联接机制偏离扶贫目标第66页
        5.1.4 扶贫政策执行与当地实际出现偏差第66-67页
        5.1.5 中药材产业扶贫相关的配套条件不完善第67-69页
        5.1.6 中药材产业扶贫的科技推动力不足第69-70页
    5.2 宣汉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第70-75页
        5.2.1 自然条件恶劣第70-71页
        5.2.2 农民文化水平低第71-72页
        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度第72页
        5.2.4 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第72-73页
        5.2.5 相关的制度不完善第73-74页
        5.2.6 科技研发与推广人才缺乏第74-7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第75-81页
    6.1 研究结论第75页
    6.2 对策建议第75-80页
        6.2.1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第75-76页
        6.2.2 加快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第76-77页
        6.2.3 健全中药材产业扶贫利益联接机制第77-78页
        6.2.4 重视扶贫队伍建设第78页
        6.2.5 完善中药材产业扶贫相关的配套条件第78-79页
        6.2.6 强化中药材产业扶贫农业技术的推广第79-80页
    6.3 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致谢第87-89页
附录第89-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翰·克利斯朵夫》与中国现代知识人
下一篇:基于资金约束的供应链成员间内部融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