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1-13页 |
一、兔胫骨牵张成骨过程中腓肠肌的组织学变化 | 第13-26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3-17页 |
1.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13页 |
1.1.2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器械 | 第13-14页 |
1.1.3 实验动物模型分组 | 第14页 |
1.1.4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14-16页 |
1.1.5 取材 | 第16页 |
1.1.6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1.2 结果 | 第17-22页 |
1.2.1 X线检查结果 | 第17-19页 |
1.2.2 大体组织观察结果 | 第19页 |
1.2.3 光镜结果 | 第19-22页 |
1.3 讨论 | 第22-25页 |
1.3.1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第22页 |
1.3.2 不同比例的延长对骨再生的影响 | 第22-23页 |
1.3.3 肢体延长对腓肠肌影响及临床表现 | 第23-24页 |
1.3.4 肢体延长速度和幅度对腓肠肌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 小结 | 第25-26页 |
二、兔胫骨牵张成骨过程中腓肠肌MGF、Pax-7 和MyoD的表达变化 | 第26-42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6-27页 |
2.1.1 主要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6-27页 |
2.1.4 组织学评估及数据统计学处理分析 | 第27页 |
2.2 结果 | 第27-36页 |
2.2.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27-31页 |
2.2.2 图像分析结果 | 第31-36页 |
2.3 讨论 | 第36-41页 |
2.3.1 骨骼肌的再生 | 第36-37页 |
2.3.2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2.3.3 力生长因子(MGF)与骨骼肌修复的关系 | 第38-39页 |
2.3.4 细胞转录因子(Pax-7)与骨骼肌修复的关系 | 第39-40页 |
2.3.5 成肌分化抗原(MyoD)与骨骼肌修复的关系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综述 卫星细胞在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49-5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