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的目的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生态效率及其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1.2.2 生态效率测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4 生态效率测算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0-2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3.4 主要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4-26页 |
2.1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24页 |
2.2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3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模型选择 | 第26-30页 |
3.1 模型选择 | 第26页 |
3.2 方向距离函数 | 第26-28页 |
3.3 计算方向距离函数 | 第28-30页 |
4 环鄱阳湖区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测度和评价 | 第30-44页 |
4.1 环鄱阳湖区域农业发展状况 | 第30-31页 |
4.1.1 地理位置 | 第30页 |
4.1.2 自然环境 | 第30页 |
4.1.3 资源状况 | 第30-31页 |
4.1.4 农业发展状况 | 第31页 |
4.2 环鄱阳湖区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测度 | 第31-37页 |
4.2.1 数据的主要来源 | 第31页 |
4.2.2 基础数据的计算 | 第31-37页 |
4.3 结果计算分析 | 第37-41页 |
4.4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4.4.1 农业投入产出不合理,对新技术有更高的要求 | 第41页 |
4.4.2 规模化生产不足,生产技术需要提升 | 第41-42页 |
4.4.3 土壤质量下降,同时对抗病,抗虫等有较好效果的新品种使用不足 | 第42页 |
4.5 促进环鄱阳湖区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42-44页 |
4.5.1 改善农户生产-投入的配置 | 第42-43页 |
4.5.2 加强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流转 | 第43页 |
4.5.3 加强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农业保险的推广宣传 | 第43-44页 |
5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