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16页 |
1.1 前言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2-14页 |
1.2.1 光呼吸的概念 | 第12页 |
1.2.2 光呼吸代谢 | 第12-13页 |
1.2.2.1 二磷酸乙醇酸被氧化为乙醛酸 | 第13页 |
1.2.2.2 乙醛酸向甘氨酸的转化 | 第13页 |
1.2.3 光呼吸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3.1 光呼吸速率的测定 | 第13-14页 |
1.2.3.2 光呼吸中的酶 | 第14页 |
1.2.4 光呼吸重要的生理意义 | 第14页 |
1.2.4.1 光保护作用 | 第14页 |
1.2.4.2 为植物代谢提供碳源和氮源 | 第14页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NaHSO_3对小麦幼苗光呼吸特性的影响 | 第16-27页 |
2.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光合色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第17页 |
2.2.2 光呼吸气体交换参数的测量 | 第17-18页 |
2.2.2.1 光响应曲线的测量 | 第17页 |
2.2.2.2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测量 | 第17页 |
2.2.2.3 光呼吸速率的测量与计算 | 第17-18页 |
2.2.3 光呼吸中两个关键酶活性测定 | 第18-20页 |
2.2.3.1 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测定 | 第18-19页 |
2.2.3.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 | 第19-20页 |
2.2.4 小麦的生理性状测定 | 第20页 |
2.2.5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5页 |
2.3.1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2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呼吸特性的影响 | 第22页 |
2.3.3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长、叶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4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的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5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GO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2.3.6 NaHSO_3对PEG胁迫下小麦幼苗GS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7 NaHSO_3对小麦幼苗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25页 |
2.4 讨论 | 第25-27页 |
2.4.1 NaHSO_3对光合、光呼吸的影响 | 第25-26页 |
2.4.2 不同处理下GO和GS活性变化 | 第26页 |
2.4.3 NaHSO_3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旗叶和穗部光呼吸的影响 | 第27-37页 |
3.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7-29页 |
3.2.1 旗叶和穗部净光合速率 | 第27-28页 |
3.2.2 旗叶和穗部光呼吸速率 | 第28页 |
3.2.2.1 光响应曲线的测量 | 第28页 |
3.2.2.2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测量 | 第28页 |
3.2.2.3 黎明前旗叶和穗部温度、呼吸速率的测量与计算 | 第28页 |
3.2.3 光呼吸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第28页 |
3.2.4 旗叶和穗部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RWC) | 第28页 |
3.2.5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3.1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9页 |
3.3.2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4 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器官RWC的影响 | 第31页 |
3.3.5 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和穗部光呼吸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5.1 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和穗部光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32页 |
3.3.5.2 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期旗叶和穗部光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比率(P_r/P_n)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5.3 水分亏缺对小麦穗部总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3页 |
3.3.6 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器官光呼吸日变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6.1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灌浆中期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6.2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灌浆中期净光合速率线粒体呼吸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第34页 |
3.3.6.3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灌浆中期光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比值日变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6.4 水分亏缺对小麦旗叶和穗灌浆中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第35页 |
3.4 讨论 | 第35-37页 |
3.4.1 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旗叶和穗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35页 |
3.4.2 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旗叶和穗光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3 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旗叶和穗光呼吸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水分亏缺对不同抗旱性小麦旗叶和穗部 光呼吸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4.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37页 |
4.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7页 |
4.2.1 旗叶和颖壳、外稃中GO、GS活性测定 | 第37页 |
4.2.2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4.3.1 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光合器官GO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2 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光合器官GS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4.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NaHSO_3 对水分亏缺下不同抗旱性小麦产量 性状的影响 | 第40-44页 |
5.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40页 |
5.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40-41页 |
5.2.1 小麦产量性状 | 第40页 |
5.2.2 小麦灌浆速率Logistic方程拟合 | 第40页 |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41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5.3.1 水分亏缺下喷施NaHSO_3对小麦产量性状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2 水分亏缺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42页 |
5.4 讨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