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伊拉克重建中的中国因素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5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13页
    四、研究内容第13-14页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伊战后伊拉克的整体概况第15-22页
    第一节 伊战后伊拉克的经济与政治第15-18页
        一、石油产量骤减后逐步回升第15-16页
        二、基础设施艰难恢复第16-17页
        三、百姓日常生活困难第17页
        四、政治结构遭到破坏,重建陷入困境第17-18页
    第二节 伊战后不断恶化的安全形势第18-19页
        一、恐怖袭击不断第18-19页
        二、极端主义思想泛滥,ISIS趁虚而入第19页
    第三节 人口损失与民族矛盾恶化第19-20页
    第四节 文物古迹遭灭顶之灾第20-21页
    第五节 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各国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2-36页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2-26页
        一、美国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2-25页
        二、其他西方国家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5-26页
    第二节 中东国家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6-28页
        一、沙特对伊拉克重建格外关注第26-27页
        二、伊朗对伊拉克重建态度积极,希望全面参与第27-28页
        三、土耳其利用地缘优势迅速进入伊重建市场第28页
    第三节 中国参与的伊拉克重建第28-34页
        一、石油合作第29-30页
        二、其他经济方面的合作第30-32页
        三、政治重建第32-33页
        四、对伊援助第33页
        五、科技合作第33页
        六、教科文卫合作第33-34页
    第四节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中国参与伊拉克重建的优势与困难——以石油合作为例第36-50页
    第一节 美国撤军后伊拉克形势的新发展第36-39页
        一、美国撤军后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恐怖势力抬头第36-38页
        二、恐怖主义抬头威胁中国边境安全,助涨疆独嚣张气焰第38-39页
    第二节 中国在伊拉克参与石油开发的现状第39-40页
    第三节 经济与技术上的优势第40-42页
        一、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第40-41页
        二、中国是劳务出口大国第41页
        三、在采油设备与工程机械制造上具有优势第41-42页
        四、丰富的外汇储备第42页
    第四节 政治上的优势第42-45页
        一、伊拉克战争前中伊之间关系良好第42-43页
        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中伊关系受到影响第43-44页
        三、伊拉克战争后中伊关系平稳发展第44-45页
    第五节 中国参与重建的困难与需要规避的风险第45-48页
        一、政治风险第45-46页
        二、经济风险第46-47页
        三、法律风险第47页
        四、安全风险第47-48页
    第六节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中国参与伊拉克重建的回报与可参考的经验第50-60页
    第一节 经济上的回报第50-53页
        一、缓解中国石油短缺问题第50-51页
        二、利于中企拓展中东市场第51-52页
        三、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第52-53页
    第二节 政治上的回报第53-55页
        一、建立中伊政治互信,为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打下基础第53页
        二、与伊拉克的友好交往有利于发展与其他动荡后中东国家的关系第53-54页
        三、有助于中国软实力的增强第54-55页
    第三节 中国参与伊拉克重建可参考的经验——以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为例第55-58页
    第四节 小结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哌啶醇对丙酸睾酮早期处理大鼠行为缺陷的改善作用
下一篇:苏木素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