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研究--以《发现号》为个案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 1.2.1 少儿科普期刊 | 第13-14页 |
| 1.2.2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 | 第14-15页 |
| 1.2.3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 | 第15-16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1.3.1 对少儿科普期刊的研究 | 第16-18页 |
| 1.3.2 对少年儿童受众的研究 | 第18-21页 |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1.4.2 创新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因素分析 | 第23-41页 |
| 2.1 以《发现号》为案例分析样本 | 第23-37页 |
| 2.1.1 《发现号》简介 | 第23-25页 |
| 2.1.2 问卷样本分析 | 第25-37页 |
| 2.2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的主要表现 | 第37-41页 |
| 2.2.1 兴趣障碍 | 第37-38页 |
| 2.2.2 语言障碍 | 第38页 |
| 2.2.3 知沟障碍 | 第38-39页 |
| 2.2.4 渠道障碍 | 第39-40页 |
| 2.2.5 参与障碍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原因分析 | 第41-66页 |
| 3.1 来自受众自身的原因分析 | 第41-58页 |
| 3.1.1 少年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 第41-47页 |
| 3.1.2 少年儿童阅读能力的特殊性 | 第47-49页 |
| 3.1.3 外部环境对儿童受众的影响 | 第49-58页 |
| 3.2 来自少儿科普期刊出版者的原因分析 | 第58-66页 |
| 3.2.1 办刊人缺乏正确的儿童观 | 第59-61页 |
| 3.2.2 少儿科普期刊的自身吸引力缺失 | 第61-64页 |
| 3.2.3 传播渠道的不完善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少儿科普期刊受众障碍对策分析 | 第66-78页 |
| 4.1 受者阅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提高 | 第66-71页 |
| 4.1.1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第66-69页 |
| 4.1.2 提升儿童科学素养 | 第69-71页 |
| 4.2 出版者素养的提高 | 第71-75页 |
| 4.2.1 提高出版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 第71-72页 |
| 4.2.2 提高出版者的职业能力和科学素养 | 第72-75页 |
| 4.3 畅通受众接受和反馈渠道 | 第75-78页 |
| 4.3.1 畅通传播渠道 | 第75-76页 |
| 4.3.2 编读有效互动 | 第76-78页 |
| 结束语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附录 《发现号》调查问卷 | 第83-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