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绩效管理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1.1 绩效 | 第15页 |
2.1.2 绩效考核 | 第15页 |
2.1.3 绩效管理 | 第15页 |
2.2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绩效管理体系 | 第15页 |
2.2.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15页 |
2.2.2 绩效管理体系 | 第15页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3.1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2.3.2 PDCA循环理论 | 第16页 |
2.4 绩效考核方法 | 第16-17页 |
2.4.1 目标管理法 | 第16页 |
2.4.2 360 度考核法 | 第16-17页 |
2.4.3 关键指标法 | 第17页 |
2.5 高中教师绩效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 第17-19页 |
2.5.1 高中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 第17页 |
2.5.2 高中教师自身的特点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3.1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概况 | 第19页 |
3.2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 第19页 |
3.3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19-24页 |
3.3.1 问卷设计 | 第19-20页 |
3.3.2 问卷发放、回收及数据统计 | 第20页 |
3.3.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20-24页 |
3.4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第24-28页 |
3.4.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面的问题与分析 | 第24-25页 |
3.4.2 绩效管理过程方面的问题与分析 | 第25-27页 |
3.4.3 相关制度方面的问题与分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构建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 | 第28-40页 |
4.1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 第28-29页 |
4.2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 第29页 |
4.3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4.3.1 全面原则 | 第29页 |
4.3.2 科学性原则 | 第29页 |
4.3.3 导向性原则 | 第29页 |
4.3.4 反馈改进原则 | 第29-30页 |
4.4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0-34页 |
4.4.1 教师绩效考核方法的确定 | 第30页 |
4.4.2 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 第30-32页 |
4.4.3 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4页 |
4.5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4-40页 |
4.5.1 绩效计划与绩效目标 | 第34页 |
4.5.2 绩效实施与沟通 | 第34页 |
4.5.3 绩效考核 | 第34-37页 |
4.5.4 绩效反馈与面谈 | 第37-38页 |
4.5.5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石河子市第二中学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40-44页 |
5.1 高层管理者的大力支持 | 第40页 |
5.2 实施前的广泛宣传 | 第40页 |
5.3 针对全员的绩效管理培训 | 第40-41页 |
5.4 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 第41页 |
5.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1页 |
5.6 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 | 第41页 |
5.7 建立绩效面谈管理制度 | 第41-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50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