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不同家系东京野茉莉种子营养成分和苗期生长差异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东京野茉莉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1 生态特性第11页
        1.1.2 繁殖育苗第11-12页
        1.1.3 光合生理特性第12页
        1.1.4 开发利用现状第12-13页
    1.2 不同家系性状差异研究第13-14页
    1.3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细胞膜透性与植物的抗寒性第14-15页
        1.3.2 光合作用与植物的抗寒性第15页
        1.3.3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寒性第15-17页
            1.3.3.1 可溶性糖变化与植物抗寒性第15-16页
            1.3.3.2 可溶性蛋白变化与植物抗寒性第16页
            1.3.3.3 脯氨酸累积与植物抗寒性第16页
            1.3.3.4 水分与植物抗寒性第16-17页
        1.3.4 植物抗寒性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8页
    2.2 试验材料第18页
    2.3 研究方法第18-23页
        2.3.1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3.1.1 种子千粒重和营养成分测定第18页
            2.3.1.2 幼苗生长特性的测定第18-19页
            2.3.1.3 抗寒性试验第19页
        2.3.2 指标测定方法第19-23页
            2.3.2.1 形态生长指标的测定第19-20页
            2.3.2.2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2.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20页
            2.3.2.4 淀粉含量测定第20-21页
            2.3.2.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第21页
            2.3.2.6 粗脂肪含量测定第21-22页
            2.3.2.7 脯氨酸含量测定第22页
            2.3.2.8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22页
            2.3.2.9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22-23页
            2.3.2.10 全碳全氮含量的测定第23页
    2.4 试验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82页
    3.1 不同家系种子千粒重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第24-31页
        3.1.1 东京野茉莉种子千粒重比较第24-25页
        3.1.2 东京野茉莉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比较第25-26页
        3.1.3 东京野茉莉种子淀粉含量比较第26-28页
        3.1.4 东京野茉莉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第28-29页
        3.1.5 东京野茉莉种子粗脂肪含量比较第29-30页
        3.1.6 东京野茉莉种子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3.2 不同家系东京野茉莉幼苗生长特性比较分析第31-65页
        3.2.1 一年生幼苗生长特性比较第31-44页
            3.2.1.1 一年生幼苗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比较第31-34页
            3.2.1.2 一年生幼苗高径比、茎根比比较第34-37页
            3.2.1.3 一年生幼苗生物量比较第37-40页
            3.2.1.4 一年生幼苗根体积比较第40-41页
            3.2.1.5 一年生幼苗生长特性与种子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第41-42页
            3.2.1.6 一年生幼苗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第42-44页
        3.2.2 两年生幼苗生长特性比较第44-65页
            3.2.2.1 两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比较第44-47页
            3.2.2.2 两年生幼苗高径比、茎根比比较第47-50页
            3.2.2.3 两年生幼苗叶面积比较第50-51页
            3.2.2.4 两年生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比较第51-54页
            3.2.2.5 两年生幼苗各器官生物量比较第54-58页
            3.2.2.6 两年生幼苗各器官含水率比较第58-60页
            3.2.2.7 两年生幼苗结构特性的比较第60-62页
            3.2.2.8 两年生幼苗生长特性指标相关分析第62页
            3.2.2.9 一年生幼苗与两年生幼苗生长特性指标的相关分析第62-63页
            3.2.2.10 两年生幼苗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第63-65页
    3.3 不同家系一年生幼苗抗寒性试验第65-82页
        3.3.1 一年生幼苗枝条相对电导率比较第65-66页
        3.3.2 一年生幼苗含水量比较第66-69页
        3.3.3 一年生幼苗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比较第69-70页
        3.3.4 一年生幼苗枝条淀粉含量的比较第70-71页
        3.3.5 一年生幼苗枝条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第71-73页
        3.3.6 一年生幼苗枝条脯氨酸含量的比较第73-74页
        3.3.7 一年生幼苗枝条丙二醛(MDA)含量比较第74-75页
        3.3.8 一年生幼苗枝条全氮含量比较第75-77页
        3.3.9 一年生幼苗枝条全碳含量比较第77-78页
        3.3.10 一年生幼苗枝条碳氮比比较第78-79页
        3.3.11 一年生幼苗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第79-82页
4 讨论第82-87页
    4.1 种子营养成分与家系选育第82-83页
    4.2 苗木生长性状与家系选育第83-84页
        4.2.1 苗高、地径和生物量与家系选育第83-84页
        4.2.2 苗木各器官的结构特性与家系选育第84页
    4.3 苗木的抗寒性与家系选育第84-86页
        4.3.1 枝条电导率与抗寒性第84-85页
        4.3.2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第85页
        4.3.3 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第85-86页
        4.3.4 全氮含量与抗寒性第86页
    4.4 实验不足之处第86-87页
5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压抑之思--对电影《七宗罪》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