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24-2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1.1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26页 |
2.1.2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第26-27页 |
2.2 生态环境理论 | 第27-29页 |
2.2.1 生态环境理论起源 | 第27-28页 |
2.2.2 稀缺性理论 | 第28页 |
2.2.3 外部性理论 | 第28-29页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9-30页 |
2.3.1 成本领先战略 | 第29-30页 |
2.3.2 集中化战略 | 第30页 |
2.3.3 比较优势战略 | 第30页 |
2.4 煤化工产业概念界定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32-40页 |
3.1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2-35页 |
3.1.1 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3.1.2 劣势分析 | 第33页 |
3.1.3 机遇分析 | 第33-34页 |
3.1.4 挑战分析 | 第34-35页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卖方议价能力 | 第35-36页 |
3.2.2 买方议价能力 | 第36页 |
3.2.3 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第36页 |
3.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6页 |
3.2.5 行业替代品分析 | 第36-37页 |
3.3 PEST分析 | 第37-39页 |
3.3.1 经济新常态下,政策变化快 | 第37页 |
3.3.2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 第37-38页 |
3.3.3 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改变 | 第38页 |
3.3.4 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 第38页 |
3.3.5 风险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新疆煤化工产业的环境资源约束分析模型 | 第40-48页 |
4.1 环境资源约束下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4.1.1 建立目标函数 | 第40-41页 |
4.1.2 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4.1.3 参数确定 | 第42-43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4.2 环境资源约束下新疆煤化工产业平衡发展优化方案设计 | 第44-46页 |
4.2.1 水资源消耗控制目标 | 第45页 |
4.2.2 节能减排目标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实施 | 第48-52页 |
5.1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战略选择 | 第48-49页 |
5.1.1 遵循战略 | 第48-49页 |
5.1.2 竞争优势战略 | 第49页 |
5.1.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9页 |
5.2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战略实施——集群式发展 | 第49-51页 |
5.2.1 战略宗旨、使命和目标 | 第50页 |
5.2.2 战略实施——集群式发展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