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PL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远程监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PLC远程监控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15-23页 |
2.1 远程监控软件的需求分析 | 第15-18页 |
2.1.1 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1.2 HLK-RM04模块 | 第16-17页 |
2.1.3 远程监控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 第17-18页 |
2.1.4 远程监控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 第18页 |
2.2 远程监控软件的总体架构设计 | 第18-19页 |
2.3 远程监控软件的通讯方案 | 第19-21页 |
2.3.1 基于虚拟串口的串口通信 | 第19-20页 |
2.3.2 基于TCP/IP协议的Socket网络通讯 | 第20-21页 |
2.4 远程监控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21-22页 |
2.4.1 服务器的开发环境 | 第21页 |
2.4.2 客户端的开发环境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PLC远程监控软件的服务器设计 | 第23-41页 |
3.1 应用服务器的整体设计 | 第23-25页 |
3.1.1 服务器的功能分析 | 第23页 |
3.1.2 服务器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3.2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1页 |
3.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3.2.2 概念结构设计 | 第26-28页 |
3.2.3 逻辑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2.4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 | 第30页 |
3.2.5 数据库的优化 | 第30-31页 |
3.3 服务器通讯模块的设计 | 第31-34页 |
3.3.1 通讯协议的设计 | 第31-32页 |
3.3.2 基于多线程的数据接收 | 第32-34页 |
3.3.3 基于线程池技术的数据发送 | 第34页 |
3.4 数据库事务处理模块设计 | 第34-37页 |
3.4.1 ADO.NET数据库访问 | 第34-35页 |
3.4.2 数据库事务处理 | 第35-37页 |
3.5 服务器的主要类设计 | 第37-38页 |
3.5.1 C | 第37页 |
3.5.2 服务器的类设计 | 第37-38页 |
3.6 服务器界面设计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PLC远程监控软件的客户端设计 | 第41-61页 |
4.1 客户端的整体设计 | 第41-44页 |
4.1.1 客户端的功能分析 | 第41页 |
4.1.2 客户端的结构设计 | 第41-43页 |
4.1.3 客户端的数据处理流 | 第43-44页 |
4.2 网络通讯接口的设计 | 第44-46页 |
4.2.1 网络通讯指令 | 第44页 |
4.2.2 Socket网络通信 | 第44-45页 |
4.2.3 基于多线程的收发处理 | 第45-46页 |
4.3 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6-52页 |
4.3.1 用户权限管理 | 第47-48页 |
4.3.2 用户信息管理 | 第48-50页 |
4.3.3 其他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50-52页 |
4.4 数据监控模块的设计 | 第52-55页 |
4.4.1 数据监控的功能 | 第52-53页 |
4.4.2 设备列表树状图 | 第53页 |
4.4.3 实时参数列表的实现 | 第53-54页 |
4.4.4 实时数据曲线的实现 | 第54-55页 |
4.5 程序监控模块的设计 | 第55-60页 |
4.5.1 网络通讯子模块 | 第56-57页 |
4.5.2 串口通信子模块 | 第57-59页 |
4.5.3 程序监控的界面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PLC远程监控软件的测试 | 第61-71页 |
5.1 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 | 第61页 |
5.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61-62页 |
5.3 通信测试 | 第62-66页 |
5.3.1 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测试 | 第62-64页 |
5.3.2 服务器与HLK-RM04模块的通信测试 | 第64-65页 |
5.3.3 客户端与CX-Programmer软件的通信测试 | 第65-66页 |
5.4 功能测试 | 第66-68页 |
5.5 界面测试 | 第68-69页 |
5.6 容错性测试 | 第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1.1 完成的工作 | 第71-72页 |
6.1.2 心得体会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