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多金属氧酸盐的概述 | 第10-13页 |
1.2.1 多金属氧酸盐的主要理化性质 | 第11-13页 |
1.3 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氧化性能 | 第13-18页 |
1.3.1 多金属氧酸盐的均相与非均相催化 | 第13-14页 |
1.3.2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烷烃类化合物 | 第14-16页 |
1.3.3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芳烃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1.3.4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氧化芳醇类和酚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1.4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概述 | 第18-20页 |
1.4.1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无机结构 | 第18-20页 |
1.5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衍生物 | 第20-21页 |
1.6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应用 | 第21-22页 |
1.7 本课题设想与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双边氨基修饰的Mn-Anderson型多酸对烯烃环氧化及二羟基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24-48页 |
2.1 引言 | 第24-34页 |
2.2 材料及仪器 | 第34-35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3 表征仪器 | 第35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7页 |
2.3.2 双边氨基共价修饰的Mn-Anderson型多酸催化氧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 | 第37页 |
2.3.3 双边氨基共价修饰的Mn-Anderson型多酸催化氧化烯烃的双羟基化反应 | 第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2.4.1 温度和溶剂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2 添加剂和催化剂用量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3 底物拓展 | 第40-41页 |
2.4.4 催化剂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第41-42页 |
2.4.5 产物表征 | 第42-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Fe-Anderson型多酸在水中催化氧化醛绿色高效的制备羧酸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50页 |
3.2 材料及仪器 | 第50-52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0-5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3.2.3 表征仪器 | 第52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2-59页 |
3.3.1 Fe-Anderson型多酸 | 第52-53页 |
3.3.2 单边氨基修饰的Fe-Anderson型多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54页 |
3.3.3 单边氨基修饰的Fe-Anderson型多酸催化剂催化氧化醛的通用方法: | 第54页 |
3.3.4 最优催化条件的探究 | 第54-56页 |
3.3.5 醛类底物的拓展 | 第56-59页 |
3.4 反应机理讨论 | 第59-60页 |
3.5 产物表征 | 第60-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4.1 本文总结 | 第65页 |
4.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