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及存在的弊端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简介 | 第14-16页 |
一、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立法沿革 | 第14页 |
二、中美安全审查程序的对比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我国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弊端 | 第16-19页 |
一、程序启动的弊端 | 第16-17页 |
二、审查阶段的弊端 | 第17页 |
三、未规定审查重启制度的弊端 | 第17-18页 |
四、附条件相关规定的弊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及其前置解答程序 | 第19-23页 |
第一节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制定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反海外腐败法》中的前置解答程序 | 第20-23页 |
一、前置解答程序简介 | 第20-21页 |
二、前置解答程序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借鉴前置解答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第一节 贿赂和国家安全概念的模糊性 | 第23-25页 |
一、国家安全整体概念的模糊 | 第23-24页 |
二、贿赂的模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贿赂和国家安全的宽泛性 | 第25-26页 |
一、国家安全的宽泛性 | 第25页 |
二、贿赂的宽泛性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对透明度原则的共同需要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前置解答程序应用于我国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路径 | 第27-30页 |
第一节 路径设计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增设前置解答程序的优势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我国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增设前置解答程序的意义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可解决《征求意见稿》中的程序弊端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外资监管体系的意义 | 第31页 |
第三节 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对我国吸引外资的意义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