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葡萄论文

不同葡萄CBF1基因序列差异性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摘要第1-3页
Summary第3-5页
缩略词表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 引言第10页
 2 植物抗寒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第10-12页
   ·抗冻蛋白基因第11页
     ·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第11页
     ·植物抗冻蛋白基因第11页
   ·与膜结构及其稳定性相关的基因第11页
     ·甘油三磷脂酰转移酶第11页
     ·脂肪酸去饱和酶第11页
   ·与活性氧清除相关的基因第11-12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第11页
     ·过氧化氢酶第11-12页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第12页
     ·谷胱甘肽还原酶第12页
   ·胚胎发育晚期富集蛋白基因第12页
 3 CBFS 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2-14页
   ·CBFs 的鉴定第12页
   ·CBFs 基因的结构与特性第12-13页
   ·CBFs 基因的调控因子第13-14页
     ·正调控因子第13页
     ·负调控因子第13-14页
   ·CBFs 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第14页
   ·CBFs 基因调控的生理生化功能第14页
   ·CBFs 基因在抗逆条件下的交叉适应现象第14页
 4 植物基因工程常用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4-16页
   ·启动子的概念第14-15页
   ·启动子的结构特征第15页
     ·TATA 盒第15页
     ·转录起始点第15页
     ·CAAT 盒第15页
     ·GC 盒第15页
   ·启动子的类型第15-16页
     ·组成型启动子第15页
     ·诱导型启动子第15-16页
     ·组织或器官特异型启动子第16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不同葡萄CBF_1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7-39页
 1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材料与试剂第18-20页
   ·植物材料第18页
   ·载体及菌株第18页
   ·实验药品第18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8页
   ·主要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第18-20页
 3 实验方法第20-26页
   ·五种葡萄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浓度检测第20-22页
     ·五种葡萄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20-21页
     ·检测DNA 的质量与纯度第21-22页
   ·目的片段的PCR 扩增第22页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2页
     ·目的片段的PCR 扩增第22页
   ·PCR 产物的回收第22-23页
   ·目的片段与pMD18-T 载体连接第23页
   ·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24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4-25页
     ·蓝白斑筛选第24页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第24-25页
     ·重组质粒PCR 鉴定第25页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25页
   ·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5-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36页
   ·葡萄基因组DNA 质量分析第26页
   ·CBF_1 基因的PCR 扩增第26-27页
   ·CBF_1 基因阳性克隆鉴定第27-28页
   ·CBF_1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36页
     ·CBF_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第28-33页
     ·CBF_1 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3页
     ·CBF_1 一级结构及理化性质分析第33-34页
     ·氨基酸序列疏水性/亲水性预测和分析第34-35页
     ·氨基酸序列信号肽的预测和分析第35页
     ·氨基酸序列跨膜结构域分析第35-36页
 5 讨论第36-39页
   ·葡萄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36-37页
   ·PCR 引物的设计第37页
   ·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第37-38页
   ·测序第38-39页
第三章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39-48页
 1 技术路线第39-40页
 2 材料与试剂第40-41页
   ·质粒与菌株第40页
   ·实验药品第40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0页
   ·主要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第40-41页
 3 实验方法第41-44页
   ·目的基因的制备第41-43页
     ·摇菌第41-42页
     ·质粒DNA 的提取第42页
     ·CBF_1 片段的PCR 扩增第42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第42页
     ·质粒pMD18-CBF_1 双酶切第42-43页
   ·载体的制备第43页
     ·摇菌第43页
     ·质粒DNA 的提取第43页
     ·质粒pBI121 双酶切第43页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第43页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43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3-44页
     ·重组质粒的PCR 鉴定第43页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第43-4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准备第4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4-45页
 5 讨论第45-48页
   ·PCR 引物中引入酶切位点第45-46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选择第46页
   ·DNA 连接酶的选择第46页
   ·双酶切反应第46页
   ·连接反应第46-48页
第四章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导师简介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8个野生早熟禾种质材料种子萌发特性与耐盐性研究
下一篇:黄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及其DH群体SSR标记图谱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