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0-15页
        1.2.1 超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的特点及难点第10-11页
        1.2.2 主汽温控制第11-12页
        1.2.3 再热汽温控制第12-13页
        1.2.4 国内外先进控制策略分析第13-15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国电泰州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简介第17-23页
    2.1 国电泰州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简介第17-19页
    2.2 国电泰州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方法第19-22页
        2.2.1 过热蒸汽系统第19-20页
        2.2.2 再热蒸汽系统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PID神经元网络解耦控制方法第23-43页
    3.1 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原理及特点第23页
    3.2 单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第23-31页
        3.2.1 单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结构第23-24页
        3.2.2 单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算法第24-29页
        3.2.3 单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连接权值初值选取第29-31页
    3.3 多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第31-41页
        3.3.1 多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结构第31-32页
        3.3.2 多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算法第32-35页
        3.3.3 多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连接权值初值选取第35-36页
        3.3.4 多输出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仿真实例第36-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模型建立第43-57页
    4.1 汽温的影响因素第43-44页
    4.2 汽温控制系统模型辨识第44-55页
        4.2.1 粒子群(PSO)优化辨识算法第44-45页
        4.2.2 仿真实验数据采集及模型辨识第45-55页
    4.3 汽温模型的搭建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系统解耦仿真第57-68页
    5.1 常规PID控制系统第57-58页
    5.2 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系统第58-60页
    5.3 PIDNN与常规PID控制效果对比第60-67页
        5.3.1 过热汽温实验第61-63页
        5.3.2 再热汽温实验第63-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艺术观念与中国画创作
下一篇:根植本土,入微刻画—结合自身谈论时代背景下的写实油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