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12-13页 |
1.2.1 工业来源 | 第12-13页 |
1.2.2 农业来源 | 第13页 |
1.2.3 交通来源 | 第13页 |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3-14页 |
1.3.1 对土壤微生物的危害 | 第13页 |
1.3.2 对人和动植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 | 第14-16页 |
1.4.1 物理修复技术 | 第14页 |
1.4.2 化学修复技术 | 第14页 |
1.4.3 生物修复技术 | 第14-15页 |
1.4.4 化学固定常用固定剂 | 第15-16页 |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指标 | 第16-18页 |
1.5.3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第17-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1.6.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6.2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22页 |
2.2.1 羟基磷酸钙的制备 | 第21页 |
2.2.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21-22页 |
2.2.3 活性羟基磷酸钙的SEM表征 | 第22页 |
2.3 固定剂用量对重金属水溶液中去除过程的影响 | 第22页 |
2.3.1 硫脲用量对重金属水溶液去除过程影响 | 第22页 |
2.3.2 羟基磷酸钙用量对重金属水溶液去除过程影响 | 第22页 |
2.3.3 氢氧化钠用量对重金属水溶液去除影响 | 第22页 |
2.4 有机质对重金属离子固定的影响 | 第22页 |
2.5 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定实验与评价 | 第22-24页 |
2.5.1 染毒土壤的制备与检验 | 第22-23页 |
2.5.2 土壤复合重金属固定实验 | 第23页 |
2.5.3 固定结果的检测与分析 | 第23-24页 |
第3章 重金属水溶液化学固定修复研究 | 第24-33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24页 |
3.1.1 实验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24页 |
3.1.2 固定药剂去除水溶液中重金属研究 | 第24页 |
3.1.3 有机质对硫脲-氢氧化钠固定效果的影响 | 第2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3.2.1 水溶液中反应时间确定 | 第24-25页 |
3.2.2 硫脲用量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去除影响 | 第25-27页 |
3.2.3 氢氧化钠用量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去除影响 | 第27-28页 |
3.2.4 羟基磷酸钙对重金属的固定修复 | 第28-29页 |
3.2.5 复合重金属水溶液的固定 | 第29页 |
3.2.6 羟基磷酸钙及其反应物表征 | 第29-30页 |
3.2.7 土壤中的有机质对铅、镉、汞离子固定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土壤复合重金属固定 | 第33-45页 |
4.1 实验内容 | 第33-34页 |
4.1.1 染毒土壤的制备 | 第33页 |
4.1.2 固定实验与检测 | 第33-3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4.2.1 复合重金属染毒土壤 | 第34页 |
4.2.2 固定实验结果 | 第34页 |
4.2.3 子集建模——镉离子建模 | 第34-36页 |
4.2.4 子集建模——铜离子建模 | 第36-38页 |
4.2.5 子集建模——汞离子建模 | 第38-43页 |
4.2.8 子集的汇总检验 | 第43-44页 |
4.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 土壤复合重金属最佳固定条件的确定 | 第45-51页 |
5.1 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与实验 | 第45-47页 |
5.1.1 隶属度计算 | 第45页 |
5.1.2 权重系数的选择 | 第45-47页 |
5.1.3 实验部分 | 第47页 |
5.2 综合评分集建模 | 第47-50页 |
5.2.1 综合评分集建模 | 第47-49页 |
5.2.2 模型优化验证 | 第49-50页 |
5.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