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内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解构与建构:农村基本社会工作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解构农村社会工作 | 第18-21页 |
一、关于社会工作理解的争议 | 第18-20页 |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界定争议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建构农村基本社会工作 | 第21-2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二、界定依据 | 第22-23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标准化:社会工作的创新探索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标准化的相关内容 | 第27-28页 |
一、标准和标准化的涵义 | 第27-28页 |
二、标准体系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28页 |
第二节 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国内外探索 | 第28-35页 |
一、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国外经验 | 第28-30页 |
二、社会工作标准化的国内探索 | 第30-33页 |
三、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构 | 第35-53页 |
第一节 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构原则和方法 | 第35-38页 |
一、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构原则 | 第35-36页 |
二、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构方法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 第38-49页 |
一、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框架 | 第42页 |
二、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体系内容 | 第42-49页 |
第三节 农村基本社会工作标准化实施机制 | 第49-53页 |
一、建立多方配合的协调机制 | 第49页 |
二、树立需求导向的标准化理念 | 第49-50页 |
三、制定动态可调的最低标准 | 第50页 |
四、制定标准化的财力保障标准 | 第50-52页 |
五、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 第52页 |
六、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