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其他剧艺术论文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态研究--以《小沙弥下山》为例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26页
 一、课题基本定位第8-9页
 二、课题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21页
 四、相关研究方法第21-23页
 五、课题创新之处第23-26页
第一章 泉州提线木偶概况第26-36页
 第一节 历史概况及现状第26-31页
 第二节 黄奕缺的《小沙弥下山》作品概述第31-36页
第二章 《小沙弥下山》动作形态分析第36-62页
 第一节 "小沙弥"木偶身体机关构造及其表演设计第36-40页
 第二节 林文荣演示的"小沙弥"躯干动作形态分析第40-44页
 第三节 林文荣演示的"小沙弥"下肢动作形态分析第44-47页
 第四节 林文荣演示的"小沙弥"上肢动作形态第47-53页
 第五节 "小沙弥"主要动作形态与演师操作第53-62页
第三章 泉州提线木偶审美"丑"态第62-74页
 第一节 木偶的"丑"像第62-64页
 第二节 木偶戏"丑"角第64-69页
 第三节 木偶的"丑"态第69-74页
结语第74-78页
 一、木偶动作形态的舞蹈教育价值第74-75页
 二、木偶动作形态的舞蹈理论价值第75-76页
 三、木偶动作形态的舞蹈创作价值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2-84页
致谢第84-86页
个人简历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面真实—观察型纪录片研究
下一篇:莆仙戏表演艺术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