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2 蛋白质组学 | 第16-22页 |
| 3 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及展望 | 第22-23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 1.1 材料 | 第24-27页 |
| 1.1.1 菌株和培养条件 | 第24页 |
| 1.1.2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 1.1.3 培养基 | 第24页 |
| 1.1.4 主要仪器及软件 | 第24-25页 |
| 1.1.5 缓冲液及试剂配制 | 第25-27页 |
|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复苏与培养 | 第27页 |
| 1.3 鸭疫里默氏杆菌HXb2、YXb1、NJ-1株半数致死量测定 | 第27页 |
|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抗血清的制备 | 第27-29页 |
| 1.4.1 制备HXb2株灭活剂 | 第27页 |
| 1.4.2 免疫程序 | 第27-28页 |
| 1.4.3 抗血清收集 | 第28页 |
| 1.4.4 抗血清效价测定 | 第28-29页 |
|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泌蛋白的样品制备及定量 | 第29页 |
| 1.6 SDS-PAGE电泳 | 第29页 |
| 1.7 双向凝胶电泳 | 第29-31页 |
| 1.7.1 第一向等电点聚焦(IEF)电泳 | 第29-30页 |
| 1.7.2 SDS-PAGE | 第30页 |
| 1.7.3 凝胶染色 | 第30-31页 |
| 1.7.4 扫描、图像分析 | 第31页 |
| 1.8 免疫印迹 | 第31页 |
| 1.9 胶内酶解 | 第31-32页 |
| 1.10 质谱鉴定 | 第32页 |
| 1.11 数据库检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 2.1 HXb2、YXb1、NJ-1株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 2.2 鸭疫里默氏杆菌抗血清效价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 2.3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泌蛋白定量结果 | 第35页 |
| 2.4 鸭疫里默氏杆菌HXb2株、YXb1、NJ-1株分泌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 | 第35-36页 |
| 2.5 不同鸭疫里默氏杆菌分泌蛋白 2-D电泳结果 | 第36-37页 |
| 2.6 免疫印迹结果 | 第37-39页 |
| 2.7 蛋白点的鉴定 | 第39-41页 |
| 2.8 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5页 |
| 2.8.1 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 2.8.2 KEGG pathway分析结果 | 第43页 |
| 2.8.3 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 | 第43-45页 |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3.1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泌蛋白的提取 | 第45页 |
| 3.2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泌蛋白的分析 | 第45-47页 |
| 4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