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 主要内容研究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8-22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38页 |
2.1 预测概述 | 第22-24页 |
2.1.1 预测的概念 | 第22页 |
2.1.2 预测的程序 | 第22-24页 |
2.2 灰色预测方法 | 第24-35页 |
2.2.1 灰色GM(1,1)模型 | 第25-32页 |
2.2.2 马尔科夫模型 | 第32-34页 |
2.2.3 灰色Verhulst模型 | 第34-35页 |
2.3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预测方法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8页 |
3.1 交通量影响因素 | 第38-42页 |
3.1.1 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 | 第38页 |
3.1.2 需求者对高速公路认识差异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3 起迄点间交通线路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4 路政和养护管理、服务设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5 收费方式的影响 | 第41页 |
3.1.6 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7 短期特殊政策的影响 | 第42页 |
3.2 收费里程的影响 | 第42页 |
3.3 收费标准的影响 | 第42-46页 |
3.3.1 收费交通量 | 第42-43页 |
3.3.2 经济发展水平 | 第43-44页 |
3.3.3 国家政策 | 第44-45页 |
3.3.4 道路使用者的消费心理 | 第45-46页 |
3.3.5 资金结构 | 第46页 |
3.3.6 高速公路运营收入及财务成本 | 第46页 |
3.3.7 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通行费预测模型 | 第48-59页 |
4.1 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一般预测方法 | 第48-51页 |
4.1.1 根据交通量和收费标准预测 | 第48-49页 |
4.1.2 根据交通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 第49-50页 |
4.1.3 依据收入差异分析的所得的结果预测 | 第50页 |
4.1.4 灰色预测法(GM(1,1)模型) | 第50-51页 |
4.2 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常用预测方法分析 | 第51-52页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 | 第52-58页 |
4.3.1 组合预测模型的提出 | 第52页 |
4.3.2 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 | 第52-55页 |
4.3.3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灰色组合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4.3.4 差异分析模型 | 第56-57页 |
4.3.5 预测方法 | 第57页 |
4.3.6 预测结果修正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59-66页 |
5.1 数据采集和分析 | 第59-62页 |
5.1.1 贵黄高速公路通行费分析 | 第59-60页 |
5.1.2 遵崇高速公路通行费分析 | 第60页 |
5.1.3 贵新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分析 | 第60-62页 |
5.2 预测模型实际应用 | 第62-65页 |
5.2.1 贵黄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预测 | 第62-63页 |
5.2.2 遵崇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预测 | 第63-64页 |
5.2.3 贵新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预测 | 第64-65页 |
5.3 预测误差分析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附录B(MATLAB程序) | 第73-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