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特种贸易论文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研究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6-39页
    1.1 选题依据第16-20页
        1.1.1 选题背景第16-17页
        1.1.2 内涵界定第17-19页
        1.1.3 选题意义第19-20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20-32页
        1.2.1 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1.2.2 对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研究第22-26页
        1.2.3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1.2.4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7-32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32-35页
        1.3.1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3.2 可行性分析第33-35页
        1.3.3 技术路线图第35页
    1.4 研究方法第35-37页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5-36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36-37页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37-39页
        1.5.1 研究的重点第37页
        1.5.2 研究的难点第37页
        1.5.3 主要创新点第37-39页
第2章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及特征第39-64页
    2.1 总量特征第39-44页
    2.2 境内主体特征第44-51页
    2.3 区位特征第51-56页
    2.4 行业特征第56-64页
第3章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64-111页
    3.1 计量模型的选取第64-65页
    3.2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5-72页
        3.2.1 指标构建原则第65-66页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第66-71页
        3.2.3 数据说明第71-72页
    3.3 指标权重的确立第72-74页
        3.3.1 权重确立方法的选取第72-73页
        3.3.2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73-74页
    3.4 实证分析第74-111页
        3.4.1 阿尔及利亚第74-83页
        3.4.2 博茨瓦纳第83-90页
        3.4.3 马达加斯加第90-99页
        3.4.4 冈比亚第99-108页
        3.4.5 中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综合结论第108-111页
第4章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第111-136页
    4.1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市场进入模式第111-113页
    4.2 企业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3-115页
        (1) 母国因素第113-114页
        (2) 母国和目标国之间的关系第114页
        (3) 目标国因素第114-115页
        (4) 企业因素第115页
    4.3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经营模式第115-118页
        4.3.1 国际承包工程企业的经营模式第115-117页
        4.3.2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17-118页
    4.4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投资模式第118-124页
        4.4.1 “资源—信贷—项目”合作模式第118-120页
        4.4.2 中非经贸合作区模式第120-122页
        4.4.3 组建合资或合作企业模式第122-123页
        4.4.4 本土化投资模式第123页
        4.4.5 援助合作模式第123-124页
    4.5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融资模式第124-129页
    4.6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管控模式第129-135页
    4.7 研究小结及发展建议第135-136页
第5章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评价第136-164页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与优化第136-140页
        5.1.1 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的概念界定与衡量方法第136-138页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与优化第138-140页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40-144页
        5.2.1 随机前沿模型第140-141页
        5.2.2 聚类分析方法第141-143页
        5.2.3 Malmquist指数方法第143-144页
    5.3 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效益评价第144-162页
        5.3.1 数据的选取第144-145页
        5.3.2 指标的分类与数据的简单处理第145-148页
        5.3.3 SFA模型分析对非洲承包工程经济合作效率第148-155页
        5.3.4 选定的11个非洲国家的聚类分析第155-157页
        5.3.5 Malmquist指数详细分析对非洲承包工程技术效率第157-162页
    5.4 评价结果与建议第162-164页
第6章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案例分析第164-183页
    6.1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基本情况第164-166页
        6.1.1 公司概况第164-165页
        6.1.2 公司市场分布第165-166页
    6.2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历史与趋势第166-172页
        6.2.1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历史第166-168页
        6.2.2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趋势第168-172页
    6.3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模式分析第172-179页
        6.3.1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市场进入模式第172-174页
        6.3.2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经营模式第174-175页
        6.3.3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投资模式第175-176页
        6.3.4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融资模式第176-177页
        6.3.5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管控模式第177-179页
    6.4 江西国际公司对非洲经济合作的经验与启示第179-183页
第7章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非洲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与建议第183-189页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建议第183-185页
    7.2 行业层面的规范引导建议第185-187页
    7.3 企业层面的提升素质建议第187-18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89-193页
    8.1 研究结论第189-191页
    8.2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第191-193页
致谢第193-195页
参考文献第195-20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03-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SG立式锅炉拱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