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互联网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现状 | 第12-18页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行业现状 | 第12-15页 |
一、 互联网垄断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二、 我国互联网行业出现垄断的市场基础 | 第13-14页 |
三、 我国互联网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之立法现状 | 第15-18页 |
一、 中国反垄断法律规范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涉及互联网行业的现行反垄断立法状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互联网行业垄断的形成机制及危害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垄断的形成机制 | 第18-22页 |
一、 网络效应 | 第18-19页 |
二、 “用户锁定”效应 | 第19-20页 |
三、 兼容性和标准化 | 第20-21页 |
四、 双边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垄断的危害 | 第22-25页 |
一、 对互联网经济的侵害 | 第22-23页 |
二、 对经济民主、公平竞争秩序的侵害 | 第23页 |
三、 对行业技术创新的侵害 | 第23-24页 |
四、 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25-37页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的认定 | 第25-31页 |
一、 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的概述 | 第25-26页 |
二、 互联网行业中的相关地域市场 | 第26-27页 |
三、 互联网行业中的相关产品市场 | 第27-30页 |
四、 互联网行业中的相关时间市场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31-37页 |
一、 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 第31-32页 |
二、 互联网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 | 第32-34页 |
三、 影响互联网行业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素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 第37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原则 | 第37-40页 |
一、 本身违法原则 | 第38页 |
二、 合理原则 | 第38-39页 |
三、 互联网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适用的违法认定原则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40-47页 |
一、 价格垄断行为 | 第40-42页 |
二、 阻碍交易行为 | 第42-44页 |
三、 搭售行为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行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之完善 | 第47-53页 |
第一节 我国涉及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立法的不足 | 第47-49页 |
一、 立法笼统 | 第47页 |
二、 责任制度模糊 | 第47-48页 |
三、 执行缺乏操作性 | 第48页 |
四、 执法机关混乱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立法的完善 | 第49-53页 |
一、 健全立法体系 | 第49-50页 |
二、 完善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法律责任制度 | 第50-51页 |
三、 强化反垄断执法规制互联网行业中的滥用行为 | 第51页 |
四、 建立多层次的互联网垄断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