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物理层密钥协商技术基础 | 第18-24页 |
2.1 传统的密钥管理方法简介 | 第18-19页 |
2.2 物理层安全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9-22页 |
2.2.1 信息论安全 | 第19-20页 |
2.2.2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密钥协商方法 | 第20-21页 |
2.2.3 常用量化方法介绍 | 第21-22页 |
2.2.4 物理层密钥的评价指标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ECG特征的生物密钥协商 | 第24-48页 |
3.1 ECG信号的预处理 | 第24-28页 |
3.1.1 ECG信号基础知识 | 第24页 |
3.1.2 特征提取预处理方法 | 第24-27页 |
3.1.3 ECG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27-28页 |
3.2 基于模糊生成器的生物密钥协商 | 第28-33页 |
3.2.1 经典的量化方法 | 第29-30页 |
3.2.2 采用改进自适应量化方法的生物密钥提取 | 第30-32页 |
3.2.3 基于模糊生成器的密钥协商 | 第32-33页 |
3.3 基于改进模糊保险箱的生物密钥协商 | 第33-37页 |
3.3.1 采用经典模糊保险箱的密钥协商 | 第33-34页 |
3.3.2 采用改进模糊保险箱的密钥协商 | 第34-37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无线体域网分层安全密钥协商 | 第48-66页 |
4.1 基于改进的强安全性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 | 第48-53页 |
4.1.1 采用经典的自适应RSS密钥提取方法 | 第48-49页 |
4.1.2 基于改进的强安全性RSS密钥生成 | 第49-52页 |
4.1.3 安全性分析 | 第52-53页 |
4.2 无线体域网分层安全密钥协商 | 第53-61页 |
4.2.1 无线体域网的安全需求 | 第53-54页 |
4.2.2 IEEE 802.15.6 标准中的安全体系 | 第54-57页 |
4.2.3 轻量级无线体域网分层安全密钥协商 | 第57-60页 |
4.2.4 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