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货币国际化研究 | 第10-11页 |
1.2.2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第11-12页 |
1.2.3 亚投行与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货币国际化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2.1 货币国际化的定义 | 第16页 |
2.2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 第16-18页 |
2.2.1 经济实力 | 第16-17页 |
2.2.2 政治因素 | 第17页 |
2.2.3 货币特性 | 第17-18页 |
2.2.4 交易网络的外部效应和历史惯性 | 第18页 |
2.3 货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 | 第18-21页 |
2.3.1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 第18-19页 |
2.3.2 货币国际化的成本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第21-29页 |
3.1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情况 | 第21-24页 |
3.1.1 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使用规模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 第21-22页 |
3.1.2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现不同幅度下降 | 第22-23页 |
3.1.3 汇率与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影响 | 第23-24页 |
3.2 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需进一步提升 | 第24-27页 |
3.2.1 人民币贸易结算功能有很大上升空间 | 第24页 |
3.2.2 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媒介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24-27页 |
3.2.3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有待提高 | 第27页 |
3.3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 | 第27-29页 |
3.3.1 全球人民币清算系统布局基本完成 | 第27-28页 |
3.3.2“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开启了战略窗口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亚投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机制研究 | 第29-36页 |
4.1 亚投行成立及运行情况 | 第29-32页 |
4.1.1 筹建历程 | 第29页 |
4.1.2 亚投行的运营机制 | 第29-31页 |
4.1.3 亚投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条件 | 第31-32页 |
4.2 亚投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32-34页 |
4.2.1 美元与人民币的双元寡头Cournot模型 | 第32-33页 |
4.2.2 主要结论 | 第33-34页 |
4.3 基于亚投行平台构建相关机制 | 第34-36页 |
4.3.1 构建以“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债券”为主的投融资机制 | 第34页 |
4.3.2 建立“美元贷款+人民币还款”新机制 | 第34页 |
4.3.3 建立以“直接投资+对外援助”为主的资本输出机制 | 第34-35页 |
4.3.4 探索构建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新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国际金融机构促进相关货币国际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6-45页 |
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美元国际化 | 第36-39页 |
5.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第36页 |
5.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美元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第36-38页 |
5.1.3 经验借鉴 | 第38-39页 |
5.2 亚洲开发银行与日元国际化的启示 | 第39-45页 |
5.2.1 亚洲开发银行的成立 | 第39页 |
5.2.2 亚洲开发银行在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第39-42页 |
5.2.3 亚洲开发银行与日元国际化的启示 | 第42-45页 |
第六章 亚投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 第45-48页 |
6.1 进一步拓展人民币的计价能力 | 第45页 |
6.2 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网络外部效应 | 第45-46页 |
6.3 逐渐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渗透率 | 第46页 |
6.4 深度挖掘各离岸金融中心优势 | 第46-4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