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增强石墨烯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0页 |
1.1 染料废水概论 | 第13-18页 |
1.1.1 染料的分类 | 第13-14页 |
1.1.2 染料废水特点及危害 | 第14-15页 |
1.1.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1.2 石墨烯概论 | 第18-23页 |
1.2.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第18-19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19-21页 |
1.2.3 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第21-23页 |
1.3 电吸附技术概论 | 第23-28页 |
1.3.1 电吸附原理 | 第23-24页 |
1.3.2 电吸的电极材料 | 第24-26页 |
1.3.3 电吸附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26-28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Gr和Gr/Ti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2 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4页 |
2.2.1 石墨烯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2 石墨烯的表征 | 第32页 |
2.2.3 Gr/Ti电极的制备 | 第32-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2.3.1 石墨烯的表征分析 | 第34-36页 |
第3章 电增强石墨烯吸附罗丹明B的研究 | 第36-46页 |
3.1 罗丹明B的理化特征 | 第36页 |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6-37页 |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7-40页 |
3.3.1 RhB储备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3.3.2 三电极系统的设计 | 第38-39页 |
3.3.3 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39页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3.4.1 罗丹明B电化学稳定性 | 第40-41页 |
3.4.2 电位对吸附的影响 | 第41页 |
3.4.3 电解质浓度对电吸附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4 溶液初始浓度与温度对电吸附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5 染料废水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第44页 |
3.5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电吸附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 第46-54页 |
4.1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6页 |
4.1.1 电吸附等温线方程 | 第46页 |
4.2 电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焓和熵 | 第46-47页 |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7-48页 |
4.3.1 吸附动力学方程 | 第47-4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4.4.1 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4.4.2 吉布斯自由能、焓和熵的研究结果 | 第49-51页 |
4.4.3 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Gr/Ti电极的再生性能研究 | 第54-58页 |
5.1 饱和后Gr/Ti电极的再生 | 第54-55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5.2.1 不同电压下的再生效率 | 第55页 |
5.2.2 Gr/Ti电极重复利用性考察 | 第55-56页 |
5.3 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页 |
6.2 建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