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偏振热辐射特性影响因子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2.1 相关机理简介 | 第13-14页 |
2.1.1 土壤的偏振热辐射测量 | 第13页 |
2.1.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3-1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4-16页 |
2.2.1 BRDF测量平台 | 第14-15页 |
2.2.2 热红外辐射计 | 第15-16页 |
2.2.3 热红外偏振片 | 第1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2.3.1 样本采集与测量 | 第16-17页 |
2.3.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土壤偏振热辐射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19-25页 |
3.1 探测天顶角对土壤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3.2 探测方位角对土壤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3.3 偏振角对土壤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21-23页 |
3.4 波段对土壤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土壤热辐射偏振特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25-31页 |
4.1 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偏振辐射亮度的影响 | 第25页 |
4.2 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偏振亮度温度的影响 | 第25-3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31-33页 |
5.1 结论 | 第31页 |
5.2 创新点 | 第31页 |
5.3 不足 | 第31-32页 |
5.4 展望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