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5-18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5页 |
1.3 西医分型 | 第15-16页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1.5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1.6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1.7 药物资料 | 第18页 |
2. 方法 | 第18-20页 |
2.1 病例收集方法 | 第18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8页 |
2.3 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2.4 观察方法 | 第19页 |
2.5 疗效判定 | 第19-20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3. 结果 | 第20-25页 |
3.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第20-21页 |
3.2 各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见表 5) | 第21-22页 |
3.3 三组治疗前后客观因素比较 | 第22-24页 |
3.4 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分型的关系(见表 11)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41页 |
1.病因病机分析 | 第25-26页 |
2.辨证分型 | 第26-30页 |
2.1 外感风热证 | 第26-28页 |
2.2 肝郁热毒证 | 第28-29页 |
2.3 阳虚痰凝证 | 第29-30页 |
3.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见分型 | 第30-31页 |
4.亚急性甲状腺炎分期 | 第31-32页 |
5.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 | 第32页 |
6.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 | 第32-35页 |
6.1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 | 第32-34页 |
6.2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 | 第34-35页 |
6.3 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 | 第35页 |
7.治疗 | 第35-39页 |
7.1 陈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法用药有其独到之处 | 第35-38页 |
7.2 现代医学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 第38-39页 |
8.亚急性甲状腺炎复发治疗 | 第39页 |
9. 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文献综述 | 第44-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