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30页 |
1.2.1 黄土湿陷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13-20页 |
1.2.2 黄土的持水特性 | 第20-22页 |
1.2.3 静止土压力系数 | 第22-24页 |
1.2.4 黄土增湿变形本构模型 | 第24-30页 |
1.3 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的现状 | 第30-31页 |
1.3.1 规范规定的评价方法和地基处理原则 | 第30页 |
1.3.2 规范规定的评价方法对渠道地基的适应性 | 第30-31页 |
1.3.3 黄土渠道地基的湿陷性评价研究 | 第31页 |
1.4 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新方法的研究思路与任务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原状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33-84页 |
2.1 新疆伊犁黄土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第33-70页 |
2.1.1 现场取样和地层描述 | 第33-36页 |
2.1.2 原状黄土的常规试验参数介绍 | 第36-45页 |
2.1.3 现场浸水试验简介 | 第45-54页 |
2.1.4 伊犁原状黄土的侧限分级浸水试验 | 第54-70页 |
2.2 陕西张桥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 | 第70-80页 |
2.2.1 陕西张桥黄土增湿变形试验简介 | 第70-73页 |
2.2.2 三轴条件增湿变形本构模型 | 第73-76页 |
2.2.3 侧限条件增湿变形本构模型 | 第76-78页 |
2.2.4 对建立的模型采用试验结果验证 | 第78页 |
2.2.5 黄土增湿过程侧向挤出变形特性 | 第78-80页 |
2.3 伊利黄土与张桥黄土增湿变形特性比较 | 第80-82页 |
2.3.1 两种黄土的增湿变形比 | 第80-81页 |
2.3.2 两种黄土湿陷性比较 | 第81-82页 |
2.3.3 两种黄土湿陷敏感性对比 | 第82页 |
2.4 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三章 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第84-132页 |
3.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与设备 | 第84-86页 |
3.1.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84页 |
3.1.2 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 第84-86页 |
3.2 黄土增湿变形离心模型试验方法 | 第86-110页 |
3.2.1 黄土增湿变形离心模型试验方案 | 第86-87页 |
3.2.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87-89页 |
3.2.3 黄土增湿变形离心模型变形和应力量测及成果 | 第89-110页 |
3.3 模拟地基增湿沉降变形分析 | 第110-116页 |
3.3.1 模拟地基总沉降变形分析方法 | 第110页 |
3.3.2 各饱和度模型总沉降变形试验结果 | 第110-114页 |
3.3.3 地基自重增湿变形曲面 | 第114-116页 |
3.4 模拟地基分层变形特性分析 | 第116-121页 |
3.4.1 地基深部位移分布 | 第116-118页 |
3.4.2 模拟地基分层压缩应变 | 第118-119页 |
3.4.3 地基分层应变比 | 第119-120页 |
3.4.4 地基分层增湿变形 | 第120-121页 |
3.5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地区修正系数β_0 | 第121-126页 |
3.5.1 修正系数β_0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描述 | 第121-122页 |
3.5.2 新疆伊犁黄土的湿陷试验 | 第122页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2-124页 |
3.5.4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黄土湿陷试验新方法论证 | 第124-126页 |
3.5.5 试验分析讨论 | 第126页 |
3.6 黄土湿陷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化规律 | 第126-130页 |
3.6.1 离心模拟试验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 | 第126-128页 |
3.6.2 室内试验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 | 第128-129页 |
3.6.3 室内试验与离心模型试验对比 | 第129-130页 |
3.7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四章 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新方法研究 | 第132-159页 |
4.1 黄土渠基湿陷性评价新方法的基本思路 | 第132-134页 |
4.2 黄土地基非饱和渗流场数值计算 | 第134-138页 |
4.2.1 渗流分析的数学原理 | 第135-137页 |
4.2.2 渗流方程的有限元格式 | 第137-138页 |
4.2.3 计算软件GeoStudio | 第138页 |
4.3 黄土地基增湿变形数值分析方法 | 第138-141页 |
4.3.1 增湿变形的增量方程 | 第138-139页 |
4.3.2 增湿变形的有限元格式 | 第139-141页 |
4.4 黄土渠基湿陷性评价实例 | 第141-157页 |
4.4.1 黄土规范方法对渠基湿陷性评价 | 第141-142页 |
4.4.2 基于"可能湿陷变形"的评价方法对渠基湿陷性评价 | 第142-157页 |
4.5 小结 | 第157-15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59-162页 |
5.1 原状黄土增湿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159-160页 |
5.2 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160页 |
5.3 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新方法研究 | 第160-161页 |
5.4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