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2 京唐2250加热炉生产工艺流程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3-17页 |
1.2.1 京唐2250加热炉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第13-16页 |
1.2.2 加热板坯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 第16-17页 |
1.3 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发展 | 第17-21页 |
1.3.1 加热炉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发展 | 第17页 |
1.3.2 炉内传热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3 加热炉板坯温度场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4 板坯热应力变形研究 | 第20-21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加热炉内板坯热应力模型的建立 | 第23-35页 |
2.1 板坯加热过程分析 | 第23-24页 |
2.2 板坯加热模型研究 | 第24-26页 |
2.2.1 基本方程 | 第24页 |
2.2.2 假设条件 | 第24-25页 |
2.2.3 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2.3 热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2.4 物性参数的计算 | 第28-30页 |
2.5 热应力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2.5.1 结构简化 | 第30-32页 |
2.5.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2-33页 |
2.6 ABAQUS的建模过程 | 第33-34页 |
2.6.1 ABAQUS求解软件 | 第33页 |
2.6.2 ABAQUS热应力场的建模过程 | 第33-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板坯加热过程的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5-51页 |
3.1 计算运行及结果分析 | 第35-42页 |
3.1.1 热回收段和预热段的板坯温度分布计算 | 第37-40页 |
3.1.2 热回收段和预热段的板坯热应力计算 | 第40-42页 |
3.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第42-45页 |
3.3.1 技术方案 | 第42-43页 |
3.3.2 试验步骤 | 第43-44页 |
3.3.3 试验结论 | 第44-45页 |
3.4 调整温度边界条件后的模拟情况分析 | 第45-48页 |
3.5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及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 第51-69页 |
4.1 加热炉一级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 第51-53页 |
4.2 一级燃烧控制系统 | 第53-56页 |
4.2.1 炉温控制 | 第54-55页 |
4.2.2 空燃比控制 | 第55页 |
4.2.3 炉压等稳定性参数控制 | 第55-56页 |
4.3 加热炉二级燃烧模型简介 | 第56-60页 |
4.4 现场采取的措施 | 第60-63页 |
4.5 模型应用效果 | 第63-67页 |
4.5.1 板坯加热质量改善效果 | 第63-65页 |
4.5.2 低碳管线钢温度加热制度的制定 | 第65-66页 |
4.5.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