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 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概述 | 第12-14页 |
·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 第12-13页 |
·解酒机理 | 第13-14页 |
2. 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造模进展 | 第14-16页 |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14-15页 |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15-16页 |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 第16页 |
3. 解酒制品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6-18页 |
·增强清除自由基酶活性 | 第17页 |
·代谢增强剂 | 第17-18页 |
4. 纳豆 | 第18-19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纳豆冻干粉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解酒作用 | 第21-29页 |
1. 前言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1-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醉酒剂量确定 | 第24-25页 |
·醉酒预防实验 | 第25-26页 |
·醉酒治疗实验 | 第26页 |
·纳豆冻干粉对醉酒小鼠肝组织ADH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4. 讨论 | 第27-28页 |
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纳豆冻干粉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29-36页 |
1 前言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血清ALT、AST活性变化 | 第32-33页 |
·肝组织SOD、MDA活性和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血清ALT、AST活性变化 | 第34页 |
·肝组织SOD、MDA活性和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TNF-α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第36-56页 |
1 前言 | 第36-42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发展 | 第36-3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及分类 | 第37-41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第41-4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2-49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方法 | 第43-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RNA的浓度和纯度 | 第49页 |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比较 | 第49-51页 |
·Real-Time PCR数据分析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Real-Time PCR实验体系优化 | 第53-54页 |
·肝组织TNF-α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4-55页 |
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1 全文结论 | 第56页 |
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第56-57页 |
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57-58页 |
附录 缩略词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