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问题及其对策--以南京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13页 |
(二) 现实价值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四、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发展历程 | 第18-23页 |
一、政府主导型引资模式的发展 | 第18-20页 |
(一) 改革开放初期引资模式及其特点 | 第18-19页 |
(二) 后改革开放时期引资模式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二、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 第20页 |
(一) 缓解改革开放中资金匮乏的难题 | 第20页 |
(二) 经济环境改善和就业率的提振 | 第20页 |
(三) 带动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 | 第20页 |
三、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的传统策略 | 第20-23页 |
(一) 投资自由化 | 第21页 |
(二) 对投资的优惠程度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一、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的历史合理性 | 第23-24页 |
(一) 基本国情因素 | 第23页 |
(二) 企业发展因素 | 第23页 |
(三) 市场水平因素 | 第23页 |
(四) 政府自身因素 | 第23-24页 |
二、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中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一) 引资效率低下问题 | 第24页 |
(二) 实质性政策性歧视 | 第24页 |
(三) 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流失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弊端原因及实证分析 | 第26-35页 |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弊端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一) 财政分权体制中的经济人导向 | 第26-27页 |
(二) 指标考核机制的经济人导向 | 第27-28页 |
(三) 官员委任制度中的经济人导向 | 第28页 |
二、政府主导型模式弊端的实证分析 | 第28-35页 |
(一) 财政分权的消极影响 | 第28-29页 |
(二) 指标考核的消极影响 | 第29-30页 |
(三) 官员委任制的消极影响 | 第30-32页 |
(四) 其他消极影响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引资模式的市场化改造策略 | 第35-45页 |
一、地方政府引资部门的再定位 | 第35-36页 |
(一) 确立有限政府的观念 | 第35页 |
(二) 地方政府引资职能的市场化改造 | 第35-36页 |
二、国外先进经验——淡马锡模式概述 | 第36-41页 |
(一) 淡马锡成立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二) 淡马锡模式的绩效评价 | 第37-38页 |
(三) 淡马锡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 第38-40页 |
(四) 淡马锡的企业监管模式 | 第40-41页 |
三、国内先进经验——CIC模式概述 | 第41-45页 |
(一) CIC模式成立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二) CIC模式的绩效评价 | 第42页 |
(三) CIC模式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 第42-43页 |
(四) CIC模式国有企业监管模式 | 第43-45页 |
第五章 试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市场化改革 | 第45-49页 |
一、淡马锡、CIC模式的启示 | 第45页 |
二、明确定位和经营目标 | 第45-46页 |
三、动态选择投资管理模式 | 第46-47页 |
四、选择信息披露尺度 | 第47页 |
五、构建绩效评估机制 | 第47-48页 |
六、加强监管与审计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