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9-26页 |
2.1 FC-AE-Over-Ethernet相关技术 | 第19-21页 |
2.2 时间触发的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2.1 时间触发的时间确定性 | 第21页 |
2.2.2 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 第21-22页 |
2.3 时间触发的数据传输 | 第22-25页 |
2.3.1 网络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2.3.2 传输业务类型介绍 | 第23-24页 |
2.3.3 基本周期与集群周期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时间同步模块设计 | 第26-41页 |
3.1 时间同步技术简介 | 第26-28页 |
3.2 时间同步技术的相关算法 | 第28-30页 |
3.3 CM时间同步原理 | 第30-31页 |
3.4 时间同步模块的实现 | 第31-40页 |
3.4.1 压缩函数模块 | 第32-34页 |
3.4.2 IN帧压缩模块 | 第34-35页 |
3.4.3 CA帧压缩模块 | 第35-36页 |
3.4.4 最优帧选择模块 | 第36-37页 |
3.4.5 CM时间同步状态机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时间触发FC-AE-Over-Ethernet交换机设计与实现 | 第41-62页 |
4.1 时间触发FC-AE-over-Ethernet交换机的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4.2 时间触发FC-AE-over-Ethernet交换机板卡的实物图和原理图 | 第43-45页 |
4.3 总体框架设计 | 第45-46页 |
4.4 输入接口的实现 | 第46-48页 |
4.5 输出接口的实现 | 第48-49页 |
4.6 TT交换模块的详细实现 | 第49-56页 |
4.6.1 输入控制模块实现 | 第49-52页 |
4.6.2 输出控制模块实现 | 第52-53页 |
4.6.3 TT交换模块的调度模块实现 | 第53-56页 |
4.7 FC-AE-over-Ethernet交换模块的实现 | 第56-61页 |
4.7.1 receive接收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4.7.2 缓存ram模块和读ram模块的实现 | 第58页 |
4.7.3 sender发送模块模块的实现 | 第58-59页 |
4.7.4 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59-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FC-AE-over-Ethernet交换机的仿真和测试 | 第62-87页 |
5.1 仿真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62-79页 |
5.1.1 时间同步模块的功能仿真 | 第62-66页 |
5.1.2 输入接口功能仿真 | 第66-67页 |
5.1.3 输出接口功能仿真 | 第67-68页 |
5.1.4 TT交换模块的功能仿真 | 第68-71页 |
5.1.5 FC-AE-over-Ethernet交换模块的功能仿真 | 第71-79页 |
5.2 下板测试 | 第79-86页 |
5.2.1 功能测试的测试环境搭建 | 第79页 |
5.2.2 时间同步功能测试 | 第79-82页 |
5.2.3 转发TT帧的测试 | 第82-83页 |
5.2.4 转发FC-AE-over-Ethernet帧的测试 | 第83-84页 |
5.2.5 收发帧统计的测试 | 第84-8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7-8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7页 |
6.2 不足与期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