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表面肌电模式识别的新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肌电信号的生理学基础第12-14页
        1.1.1 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第12-13页
        1.1.2 动作电位与肌电信号的形成第13-14页
        1.1.3 肌电信号的测量第14页
    1.2 肌电控制第14-17页
        1.2.1 肌电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肌电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变化收缩力对肌电模式识别影响研究第20-36页
    2.1 肌电信号采集及预处理第20-22页
        2.1.1 采集设备第20-21页
        2.1.2 实验方案第21-22页
        2.1.3 活动段分割第22页
    2.2 肌电信号地形图第22-23页
    2.3 特征提取第23-25页
        2.3.1 肌电信号的时域特征第23-24页
        2.3.2 基于H穹顶变换的高密度肌电空间特征第24-25页
    2.4 分类器设计第25-27页
    2.5 通道优选第27-28页
        2.5.1 通道优选的指标第27页
        2.5.2 电极优选算法第27-28页
    2.6 性能评价方法第28-29页
    2.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2.7.1 不同力度下的肌电地形图第29-30页
        2.7.2 识别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2.8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3章 基于任务间共有协同的肌电模式识别第36-44页
    3.1 肌肉协同分析第37-40页
        3.1.1 主元成分分析第38页
        3.1.2 非负矩阵分解第38-39页
        3.1.3 判别非负矩阵分解第39-40页
    3.2 实验数据采集及特征提取第40-41页
    3.3 基于任务间共有协同的模式分类第41页
        3.3.1 任务间共有协同的提取第41页
        3.3.2 模式分类的实现第41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基于任务特有协同的多自由度并行控制策略第44-62页
    4.1 多自由度并行肌电控制算法第45-48页
        4.1.1 并行控制策略的框架第45页
        4.1.2 任务特有协同分析第45-46页
        4.1.3 基于任务特有协同的肌电模式识别第46-48页
    4.2 实验数据采集与验证方案第48-52页
        4.2.1 实验数据采集第48-50页
        4.2.2 实验验证方案第50-5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4.3.1 协同数目的确定第52-53页
        4.3.2 肌肉协同模式的特征第53-55页
        4.3.3 并行肌电控制的识别结果第55-57页
        4.3.4 讨论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6页
    5.1 总结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项目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蛋白质磷酸化相关位点—修饰网络的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研究
下一篇:暗硅时代多核系统资源管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