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淀粉 | 第14-19页 |
1.2.1 淀粉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2 淀粉的性能 | 第15页 |
1.2.3 氧化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 第15-16页 |
1.2.4 淀粉的氧化方法 | 第16-18页 |
1.2.5 淀粉在皮革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乙烯基类单体 | 第19-21页 |
1.3.1 乙烯基类单体的结构 | 第19页 |
1.3.2 乙烯基类单体的性能 | 第19-20页 |
1.3.3 乙烯基类鞣剂与胶原的鞣制机理 | 第20页 |
1.3.4 乙烯基类鞣剂在皮革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铝鞣剂 | 第21-23页 |
1.4.1 铝盐的化学性质 | 第21页 |
1.4.2 铝鞣剂与胶原的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1.4.3 铝鞣剂在皮革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1.5.1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4-26页 |
2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的合成 | 第26-4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2.3 淀粉的氧化反应原理 | 第28页 |
2.2.4 淀粉与乙烯基单体共聚机理 | 第28-29页 |
2.2.5 淀粉的氧化降解 | 第29页 |
2.2.6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的合成 | 第29-30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30-32页 |
2.3.1 外观 | 第30页 |
2.3.2 氧化降解淀粉中羧基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2.3.3 氧化降解淀粉羰基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4 放置稳定性测试 | 第31页 |
2.3.5 离心稳定性的测试 | 第31页 |
2.3.6 冻融稳定性 | 第31页 |
2.3.7 平均粒径测试 | 第31页 |
2.3.8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3.9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1页 |
2.3.10 热重分析 | 第31-32页 |
2.3.11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2页 |
2.3.1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2.3.13 固含量测定 | 第3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2.4.1 NaOH用量对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2 降解温度对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2.4.3 淀粉降解时间对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性能影响 | 第36-37页 |
2.4.4 硫酸铝用量对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性能影响 | 第37-38页 |
2.4.5 丙烯酰胺用量对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性能影响 | 第38-40页 |
2.4.6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40页 |
2.4.7 氧化对淀粉羧基含量及羰基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8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的基础物理性能 | 第41页 |
2.4.9 FT-IR谱图 | 第41-43页 |
2.4.10 XRD谱图 | 第43-45页 |
2.4.11 TGA分析 | 第45页 |
2.4.12 SEM分析 | 第45-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的应用研究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9-50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50页 |
3.2.3 取样 | 第50-51页 |
3.2.4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的鞣制和复鞣的应用试验 | 第51-53页 |
3.3 应用试验中皮革的性能测试 | 第53-56页 |
3.3.1 增厚率的测定 | 第53页 |
3.3.2 收缩温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3.3.3 加脂染色性能试验 | 第54页 |
3.3.4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3.3.5 柔软度测定 | 第55页 |
3.3.6 透水汽性测定 | 第55页 |
3.3.7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与铬粉结合鞣制后废液中铬含量的测定 | 第55-56页 |
3.3.8 鞣制复鞣前后皮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5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3.4.1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鞣后皮革的收缩温度及增厚率的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3.4.2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复鞣后皮革收缩温度及增厚率的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3.4.3 皮革加脂染色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页 |
3.4.4 皮革抗张强度及拉伸强度检测分析 | 第61页 |
3.4.5 柔软度检测结果 | 第61-62页 |
3.4.6 透水汽性检测结果 | 第62页 |
3.4.7 SEM分析 | 第62-63页 |
3.4.8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与铬粉结合鞣制后废液中铬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63页 |
3.4.9 淀粉改性丙烯酰胺与铝配合物鞣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4.1 结论 | 第65页 |
4.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