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工作原理分论文

毫米波/太赫兹圆极化天线及阵列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2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5-39页
        1.2.1 圆极化天线发展历史第15-25页
            1.2.1.1 圆极化天线基本形式第16-18页
            1.2.1.2 宽带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18-22页
            1.2.1.3 宽轴比波束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22-25页
        1.2.2 毫米波圆极化天线及阵列研究现状第25-34页
            1.2.2.1 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毫米波圆极化天线第25-27页
            1.2.2.2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毫米波圆极化天线第27-30页
            1.2.2.3 基于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的毫米波圆极化天线第30-34页
        1.2.3 太赫兹圆极化天线及阵列研究现状第34-39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第39-40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40-42页
第二章 Ka波段背腔式分离交叉偶极子的研究第42-55页
    2.1 引言第42页
    2.2 分离式交叉偶极子的演进与工作原理第42-46页
    2.3 Ka波段背腔式分离交叉偶极子具体实施第46-48页
    2.4 参数分析第48-51页
        2.4.1 腔体参数研究第48-49页
        2.4.2 交叉偶极子参数研究第49-51页
    2.5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毫米波宽轴比波束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55-70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宽轴比波束终端开路波导腔天线工作原理第55-60页
    3.3 60GHz终端开路波导腔天线第60-64页
        3.3.1 天线结构第60-62页
        3.3.2 原理分析第62-64页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毫米波宽轴比带宽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70-82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椭圆柱背腔宽带圆极化天线第70-71页
    4.3 参数分析第71-75页
    4.4 天线测试第75-81页
        4.4.1 天线组装第75-77页
        4.4.2 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第77-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毫米波低成本圆极化天线的研究第82-92页
    5.1 引言第82页
    5.2 基于印刷电路板工艺的贴片-槽偶极子圆极化天线第82-85页
        5.2.1 天线结构第82-84页
        5.2.2 工作原理第84-85页
    5.3 参数分析第85-88页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88-91页
    5.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毫米波高增益圆极化漏波天线的研究第92-102页
    6.1 引言第92页
    6.2 基于螺旋微带线的漏波天线第92-95页
        6.2.1 天线结构第92-93页
        6.2.2 工作原理第93-95页
    6.3 参数分析第95-96页
    6.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96-101页
    6.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太赫兹圆极化天线阵的研究第102-122页
    7.1 引言第102-103页
    7.2 基于准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太赫兹圆极化天线阵第103-113页
        7.2.1 金属盲孔阵准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第103-106页
        7.2.2 天线阵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06-109页
        7.2.3 参数分析第109-110页
        7.2.4 微波频段实验验证第110-113页
    7.3 基于内嵌介质波导的太赫兹圆极化天线阵第113-121页
        7.3.1 太赫兹内嵌介质波导第113-116页
        7.3.2 圆极化贴片天线阵第116-121页
            7.3.2.1 天线阵结构第116-118页
            7.3.2.2 仿真结果第118-119页
            7.3.2.3 硅微加工工艺第119-121页
    7.4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2-125页
    8.1 全文总结第122-123页
    8.2 后续工作展望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40-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的语义信息提取与分类方法研究
下一篇:微波滤波器反射相位特性及其在微波电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