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硫代葡萄糖苷的概述 | 第11-24页 |
1.1.1 硫代葡萄糖苷的结构和分类 | 第12-13页 |
1.1.2 硫代葡萄糖苷的分布 | 第13页 |
1.1.3 硫苷的生物合成 | 第13-16页 |
1.1.4 硫苷的降解 | 第16-17页 |
1.1.5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1.1.6 硫苷及其降解产物的生物活性 | 第21-22页 |
1.1.7 硫苷及其降解产物的提取和检测 | 第22-24页 |
1.2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2.1 仪器 | 第25页 |
2.2 试剂 | 第25-26页 |
2.3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2.3.1 超声辅助萝卜肉质根中莱菔子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6页 |
2.3.2 萝卜种质中莱菔子素含量分析 | 第26-27页 |
2.3.3 萝卜生长过程中莱菔子素含量的变化 | 第27页 |
2.3.4 贮藏期间萝卜肉质根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27-2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8-33页 |
2.4.1 超声辅助萝卜肉质根中莱菔子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8-29页 |
2.4.2 萝卜种质中莱菔子素含量分析 | 第29页 |
2.4.3 萝卜生长过程中莱菔子素的变化规律 | 第29页 |
2.4.4 贮藏期间萝卜肉质根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29-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3.1 超声辅助萝卜肉质根中莱菔子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3-41页 |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1.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36-40页 |
3.1.3 HPLC检测 | 第40-41页 |
3.2 萝卜种质中莱菔子素含量分析 | 第41-43页 |
3.3 萝卜生长过程中莱菔子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43-45页 |
3.3.1 叶片中莱菔子素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3.3.2 肉质根中莱菔子素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3.4 | 第45-52页 |
3.4.1 贮藏期间萝卜肉质根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45-47页 |
3.4.2 贮藏期间肉质根中莱菔子素含量和黑芥子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49页 |
3.4.3 贮藏期间萝卜质构特性的变化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4.1 超声辅助萝卜肉质根中莱菔子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52页 |
4.2 萝卜种质中莱菔子素含量分析 | 第52-53页 |
4.3 萝卜生长发育过程中莱菔子素含量变化 | 第53-54页 |
4.4 贮藏期间萝卜肉质根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54-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