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

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负荷能耗测试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辅助供电系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我国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容量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和工作第16-18页
第2章 辅助供电系统负荷能耗测试方案第18-22页
    2.1 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结构第18-19页
    2.2 辅助供电系统数据采集方案设计第19-20页
        2.2.1 针对辅助变流器的设计方案第19页
        2.2.2 针对辅助供电系统负荷的设计方案第19-20页
    2.3 数据采集设计方案第20-21页
        2.3.1 数据采集整体设计方案第20-21页
        2.3.2 车辆单元数据采集设计方案第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车辆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第22-37页
    3.1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2-24页
        3.1.1 三相数据采集器的基本设计技术指标第23-24页
        3.1.2 三相数据采集器的基本功能第24页
    3.2 三相负荷功率检测原理第24-28页
        3.2.1 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第24-25页
        3.2.2 二表法测量第25-27页
        3.2.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第27-28页
    3.3 以STM32F103RCT7为核心的智能处理单元的设计第28-32页
        3.3.1 STM32F103RCT7主要特性第29页
        3.3.2 供电电路第29-30页
        3.3.3 复位电路设计第30页
        3.3.4 时钟电路设计第30-31页
        3.3.5 启动电路设置第31页
        3.3.6 调试端口电路设计第31-32页
    3.4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第32-33页
        3.4.1 FM24V02引脚功能第32页
        3.4.2 FM24V02与MCU的接口设计第32-33页
    3.5 地址设置电路设计第33页
    3.6 以太网通讯电路设计第33-35页
        3.6.1 W5500芯片性能特点第33-34页
        3.6.2 W5500外围设置电路设计第34页
        3.6.3 W5500以太网口电路设计第34-35页
    3.7 信号校准第35页
    3.8 软件设计第35-36页
    3.9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上位机数据存储系统设计第37-60页
    4.1 数据采集基本信息第37-38页
    4.2 Labview软件介绍第38页
    4.3 Labview界面设计第38-45页
        4.3.1 数据采集软件界面设计第38-40页
        4.3.2 数据采集软件启动和初始化第40-42页
        4.3.3 菜单功能的实现第42-45页
    4.4 数据通讯状态第45-48页
        4.4.1 与下位机进行通讯连接第45-46页
        4.4.2 与列车数据通讯第46-48页
    4.5 数据存储与显示第48-58页
        4.5.1 数据存储工作第49-54页
        4.5.2 数据显示第54-55页
        4.5.3 故障数据记录第55-58页
    4.6 程序设计框图第58-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辅助供电系统负荷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第60-78页
    5.1 数据分析层次第61-62页
    5.2 辅助供电系统中压负荷数据分析第62-68页
        5.2.1 辅助供电系统负荷特性分析第62-64页
        5.2.2 辅助供电系统负荷参数数据处理及分析第64-68页
    5.3 车辆单元消耗总功率变化特性第68-71页
        5.3.1 车辆单元消耗功率变化特性第68-69页
        5.3.2 车辆消耗功率出现冲击峰值的影响因素第69-70页
        5.3.3 实验结果分析第70-71页
    5.4 车辆单元消耗总功率与列车速度之间关系第71-73页
        5.4.1 列车速度最大时车辆单元消耗功率第71-72页
        5.4.2 车辆单元消耗功率最大时列车速度记录第72-73页
    5.5 中国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消耗总功率参数处理第73-74页
    5.6 空调系统负荷数据分析第74-77页
        5.6.1 中国标准动车组室内外温度对比第74页
        5.6.2 空调系统工作过程及消耗功率第74-77页
    5.7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近郊区空心化村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水平循环荷载下近海软土地基离岸单桩基础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