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5页 |
·氯碱工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氯碱行业各个工序中无机元素分析的重要性 | 第12页 |
·现有无机元素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介绍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简介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ICP-AES标准曲线法测定氯碱离子膜二次盐水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 | 第15-25页 |
·前言 | 第15页 |
·实验部分 | 第15-16页 |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15-16页 |
·仪器设备 | 第15页 |
·仪器参数 | 第15页 |
·测定元素分析谱线选择 | 第15-16页 |
·标准溶液和试剂 | 第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页 |
·标准曲线法测定二次盐水中微量元素 | 第16页 |
·标准加入法测定二次盐水中微量元素 | 第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24页 |
·标准曲线法测定二次盐水中微量元素 | 第16-17页 |
·各元素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17-21页 |
·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二次盐水中微量元素的比对 | 第21-22页 |
·标准曲线法的元素检出限 | 第22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2-23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ICP-AES测定氯化苯中微量硫含量 | 第25-31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仪器参数 | 第25页 |
·测定元素分析谱线选择 | 第25页 |
·标准溶液 | 第25页 |
·标准加入法测定氯化苯中微量硫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仪器最佳测定参数的选择 | 第26-28页 |
·高频功率的选择 | 第26页 |
·辅助气流量的选择 | 第26-27页 |
·雾化气压力的选择 | 第27页 |
·泵速的选择 | 第27-28页 |
·标准加入法测定S含量的线性曲线 | 第28-29页 |
·测定元素的检出限 | 第29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9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利用ICP-AES快速测定钯碳催化剂中的钯含量 | 第31-38页 |
·前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31页 |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仪器参数 | 第31页 |
·测定元素的分析谱线和积分时间选择 | 第31页 |
·标准溶液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样品处理 | 第32页 |
·工作曲线 | 第32页 |
·分析结果计算 | 第3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2-37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32-34页 |
·仪器发射功率的选择 | 第32-33页 |
·辅助气流量的选择 | 第33页 |
·雾化压力的选择 | 第33-34页 |
·酸介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钯的标准曲线 | 第35页 |
·测定元素的检出限 | 第35-3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6页 |
·回收率试验 | 第36-37页 |
·试样的测定结果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环氧树脂中微量铅、镉、汞含量 | 第38-47页 |
·前言 | 第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仪器及主要工作条件 | 第38页 |
·仪器设备 | 第38页 |
·仪器参数 | 第38页 |
·标准溶液和试剂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样品处理 | 第39页 |
·工作曲线 | 第3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9-46页 |
·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微波消解的条件选择 | 第39-40页 |
·仪器发射功率的选择 | 第40页 |
·辅助气流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雾化压力的选择 | 第41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工作曲线 | 第42-44页 |
·测定元素的检出限 | 第4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4-45页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45-46页 |
·试样的测定结果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