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丘陵山丘煤矿开采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例

摘要第6-7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9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8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8-9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9-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9页
        1.3.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3 技术路线第10-12页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2-15页
    2.1 主要概念内涵界定第12-13页
        2.1.1 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和范围第12页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第12页
        2.1.3 土地健康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第12-13页
    2.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3页
        2.2.2 人地系统协调理论第13页
        2.2.3 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3-14页
        2.2.4 其他理论和思想第14-15页
3 丘陵山丘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15-24页
    3.1 建立原则第15页
    3.2 评价理论依据第15-16页
    3.3 评价指标确定第16-21页
    3.4 评价基准值及安全指数的确定第21-23页
        3.4.1 评价指标基准值的来源第21页
        3.4.2 评价指标基准值的确定第21-22页
        3.4.3 评价指标安全指数计算第22-23页
    3.5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分第23-24页
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第24-41页
    4.1 泽州县概况第24-26页
        4.1.1 地理位置第24-25页
        4.1.2 地形地貌第25页
        4.1.3 气候特征第25-26页
    4.2 长河流域概况第26-27页
        4.2.1 长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第26-27页
        4.2.2 长河流域水资源概况第27页
        4.2.3 长河流域社会经济情况第27页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7-41页
        4.3.1 数据来源第27-28页
        4.3.2 数据处理第28-41页
5 结果与分析第41-52页
    5.1 结果分析第41-50页
        5.1.1 土地生态安全高风险区第43-45页
        5.1.2 土地生态安全低等风险区第45-47页
        5.1.3 土地生态安全中等风险区第47-50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50-51页
    5.3 原因分析第51页
    5.4 长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政策建议第51-52页
        5.4.1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第51页
        5.4.2 发挥村域优势,开展绿色经济第51页
        5.4.3 合理使用化肥,减轻对土地的污染第51页
        5.4.4 提高安全意识第51-52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2-53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讨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Abstract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第58-60页
附录1第60-64页
附录2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醋糟特性及其基质化利用研究
下一篇:焦麦芽与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饲养性能、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