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第21-3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4页
        2.1.1 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内涵第21-22页
        2.1.2 地方行政建制及乡镇撤并的内涵第22-23页
        2.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内涵及特点第23-24页
    2.2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环境的特殊性第24-27页
        2.2.1 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第24-25页
        2.2.2 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的特殊性第25页
        2.2.3 民族地区经济环境的特殊性第25-26页
        2.2.4 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的特殊性第26-27页
    2.3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理论第27-32页
        2.3.1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第27-28页
        2.3.2 行政区划理论第28-29页
        2.3.3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29-31页
        2.3.4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第31-32页
    2.4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分析第32-36页
        2.4.1 满足民族地区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第32-33页
        2.4.2 推进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第33-34页
        2.4.3 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第34页
        2.4.4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第34-36页
第3章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第36-49页
    3.1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改革与发展进程第36-38页
        3.1.1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的背景第36-37页
        3.1.2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的演进过程第37-38页
    3.2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得的成效第38-40页
        3.2.1 公共产品供给力度总体上持续加大第38-39页
        3.2.2 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得到质的提升第39页
        3.2.3 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显著增强第39-40页
    3.3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0-45页
        3.3.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第40-42页
        3.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第42-43页
        3.3.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失衡第43-45页
    3.4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5-49页
        3.4.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束缚第45页
        3.4.2 乡镇撤并的消极影响第45-46页
        3.4.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单一第46页
        3.4.4 地方政府供给决策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3.4.5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失衡第47-49页
第4章 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第49-55页
    4.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第49-50页
    4.2 深化民族地区乡镇撤并后续改革第50-51页
    4.3 构建多元化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第51-53页
    4.4 完善多层次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第53-54页
    4.5 明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娄底市某镇的基层财政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