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导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0页 |
1.5.1 本文创新 | 第19页 |
1.5.2 不足 | 第19-20页 |
2 个人住房贷款及其风险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个人住房贷款含义和特征 | 第20-22页 |
2.1.1 个人住房贷款含义 | 第20页 |
2.1.2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3 个人住房贷款类型 | 第21-22页 |
2.2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概述 | 第22-23页 |
2.3 风险分类操作规程 | 第23-26页 |
2.3.1 风险分类核心定义 | 第23页 |
2.3.2 风险操作办法 | 第23-26页 |
3 莱芜农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 第26-39页 |
3.1 莱芜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1.1 莱芜地区经济及房地产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3.1.2 莱芜农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情况 | 第27-30页 |
3.2 莱芜农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第30-39页 |
3.2.1 市场风险 | 第30-33页 |
3.2.2 操作风险 | 第33-35页 |
3.2.3 开发商风险 | 第35-36页 |
3.2.4 法律风险 | 第36-39页 |
4 莱芜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实证分析——基于logit模型 | 第39-48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9-41页 |
4.1.1 模型变量定义 | 第39-40页 |
4.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4.2 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4.2.1 模型构建及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4.2.2 logit模型回归结果 | 第42-46页 |
4.2.3 稳定性检验 | 第46-48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8-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2 风险防范措施及建议 | 第49-53页 |
5.2.1 加强真实性管理,做好信贷基础管理工作 | 第49-50页 |
5.2.2 坚持流程制约,强化尽职调查操作 | 第50-51页 |
5.2.3 完善个人贷款征信系统,加快司法进度 | 第51-52页 |
5.2.4 规范市场竞争,防范开发商风险 | 第52页 |
5.2.5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个贷从业人员的素质 | 第52-53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