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比较研究--以管理职能为视角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理论意义第9-10页
     ·实践意义第10页
   ·理论综述第10-17页
     ·相关概念及内涵第10-15页
     ·相关文献第15-17页
     ·文献评述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的介绍第18-24页
   ·完全政府供给第18-19页
     ·完全政府供给的必要性第18-19页
     ·完全政府供给的可能性第19页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第19-22页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供给的必要性第19-21页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第21-22页
   ·完全市场供给第22-24页
     ·完全市场供给的必要性第22-23页
     ·完全市场供给的可能性第23-24页
第3章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的比较分析第24-35页
   ·比较维度的设定第24页
   ·组织维度的比较第24-26页
     ·完全政府型供给的组织第24-25页
     ·公私合作伙伴型的组织第25页
     ·完全市场型供给的组织第25-26页
     ·小结第26页
   ·激励维度的比较第26-28页
     ·完全政府型供给的激励机制第26-27页
     ·公私合作伙伴型供给的激励机制第27页
     ·完全市场型供给的激励机制第27-28页
     ·小结第28页
   ·评估与监督维度的比较第28-30页
     ·完全政府型供给的评估与监督第28-29页
     ·公私合作伙伴型供给的评估与监督第29页
     ·完全市场型供给的评估与监督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三种供给方式的组合安排第30-33页
     ·政府主导的供给安排第30-31页
     ·合作伙伴关系主导的供给安排第31-32页
     ·市场主导的供给安排第32-33页
   ·小结第33-35页
     ·公共文化需要通过不同的供给方式实现传递第33页
     ·不同供给方式所呈现的特征第33-35页
第4章 三种供给方式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公众参与的不充分第35-36页
     ·文化追求已成为公众生活的部分第35页
     ·公众参与的权利及意义第35页
     ·公众参与不充分的表现第35-36页
   ·志愿服务的激励不足第36-37页
     ·对志愿服务供给进行激励的必要性第36-37页
     ·志愿服务激励不充分的表现第37页
   ·评估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第37-40页
     ·完全政府型供给的评估监督体系不够客观第37-39页
     ·政府型供给中缺乏外部的评估与监督第39页
     ·完全市场型供给存在信息不对称第39-40页
第5章 完善公共文化的供给安排第40-45页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安排的形式与形态第40-42页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安排的形式第40-41页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形态第41-42页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措施第42-45页
     ·建立公共参与的渠道第42-43页
     ·实施信息公开制度第43页
     ·对志愿服务进行激励第43-44页
     ·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第44-45页
第6章 总结第45-46页
   ·结论第45页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卷内备考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迁与固着:城市社区内部权力结构分析--以上海市D社区为例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城市社区生态化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