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临床观察 | 第9-15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9-11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9页 |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五)病例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分组方法 | 第11页 |
| (二)用药方案 | 第11-12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12页 |
| (四)安全性指标检测 | 第12页 |
| (五)统计分析方法 | 第12页 |
| 三.研究结果 | 第12-14页 |
| (一)一般性资料分析 | 第12-13页 |
| (二)肺功能改善状况 | 第13-14页 |
| (三)呼出气一氧化氮改善状况 | 第14页 |
| (四)ACQ7评分改善状况 | 第14页 |
| 四.临床观察结论 | 第14-15页 |
| 讨论 | 第15-24页 |
| 一.西医对哮喘的认识 | 第15-18页 |
| (一)西医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5-16页 |
| (二)对哮喘表型的认识 | 第16-17页 |
| (三)对哮喘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第17页 |
| (四)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二.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 第18-20页 |
| (一)中医对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8-19页 |
| (二)中医辨证论治与哮喘表型的关系 | 第19-20页 |
| 三.加味小青龙汤方证应用于急性发作期冷哮的依据 | 第20-21页 |
| (一)对加味小青龙汤方药作用机理的认识 | 第20页 |
| (二)对加味小青龙汤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0-21页 |
| (三)小青龙汤现代药理作用及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研究 | 第21页 |
| 四.加味小青龙汤的机理探讨 | 第21-24页 |
| 结语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 综述 | 第28-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 附录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发表论文 | 第41-48页 |
| 详细摘要 | 第48-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