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择偶偏好 | 第12-14页 |
| ·择偶偏好概念界定 | 第12页 |
| ·择偶偏好内容 | 第12页 |
| ·择偶偏好测量方法 | 第12-14页 |
| ·父亲形象 | 第14-16页 |
| ·父亲形象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父亲形象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女儿的择偶偏好受父亲形象影响 | 第16-22页 |
|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问题提出 | 第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 ·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研究内容 | 第23-43页 |
| ·研究一:女大学生理想父亲形象的特质归类 | 第23-27页 |
| ·理想父亲形象定义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结果 | 第24-27页 |
| ·研究二:女大学生择偶偏好特质归类 | 第27-28页 |
|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 ·研究结果 | 第27-28页 |
| ·研究三:女大学生择偶偏好特质与理想父亲形象特质的比较与合并 | 第28-30页 |
| ·研究四:女大学生择偶偏好受父亲形象的影响 | 第30-43页 |
| ·研究设计 | 第3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研究结果 | 第32-43页 |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3-48页 |
| ·不同程度获得的特质在择偶重要性上的差异 | 第43-45页 |
| ·高程度获得的特质在择偶中的重要性 | 第43页 |
| ·低程度获得的特质在择偶中的内隐重要性 | 第43-45页 |
| ·不同程度获得的特质在加工时间上的差异 | 第45页 |
| ·不同特质的获得程度对其择偶重要性的影响差异 | 第45-46页 |
| ·研究启示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 ·研究不足 | 第49页 |
|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 | 第54-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9-60页 |
| 承诺书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