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社稷考释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11-16页 |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司马昭立晋社稷与魏晋嬗代 | 第16-29页 |
| ·先秦至两汉社稷的历史变化 | 第16-20页 |
| ·司马昭立晋社稷的政治时机 | 第20-21页 |
| ·立晋社稷的政治意义 | 第21-24页 |
| ·社稷易主与曹魏官员的晋官化 | 第24-25页 |
| ·不灭魏社稷的两层意思 | 第25-27页 |
| ·嬗代模式中的社稷变迁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晋武帝改置社稷 | 第29-35页 |
| ·初并二社为一 | 第29-30页 |
| ·社稷即指太社 | 第30-32页 |
| ·复置二社的实质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东晋南渡时期的社稷 | 第35-42页 |
| ·晋元帝立社稷 | 第35-36页 |
| ·皇权衰落的社稷表现 | 第36-38页 |
| ·东晋偏安的社稷表征 | 第38-42页 |
| 第四章、两晋社稷的形态与功能 | 第42-50页 |
| ·两晋社稷的形态 | 第42-44页 |
| ·宗王的封土立社 | 第44-47页 |
| ·两晋社稷的功能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8-59页 |
| 承诺书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