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种子成熟度与活力关系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种子活力概念 | 第13页 |
| ·种子活力的组分 | 第13-14页 |
| ·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种子活力的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影响种子活力因素 | 第14-15页 |
| ·遗传因素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外界环境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15页 |
| ·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 第15-16页 |
| ·成熟度与种子活力关系研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试验材料及其来源 | 第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田间出苗率观察 | 第18页 |
| ·观察黑色层出现时间 | 第18-19页 |
| ·测试指标与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 ·籽粒鲜重、干重、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 ·标准发芽试验 | 第19页 |
| ·低温发芽试验 | 第19页 |
|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 | 第19页 |
| ·发芽指数、活力指数(GI)测定 | 第19页 |
|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测定 | 第19-20页 |
| ·TTC法测定种子活力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38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籽粒鲜重、干重、含水量变化 | 第21-26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籽粒鲜重的变化 | 第21-23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籽粒水分变化及脱水速率 | 第23-25页 |
| ·籽粒水分变化 | 第23-24页 |
| ·籽粒脱水速率 | 第24-25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籽粒干重的变化及灌浆速率 | 第25-26页 |
| ·籽粒干重变化 | 第25-26页 |
| ·籽粒灌浆速率 | 第26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标准发芽势、发芽率的变化 | 第26-28页 |
| ·不同成熟度种子发芽势的变化 | 第26-28页 |
| ·不同成熟度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 第28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低温发芽率的变化 | 第28-30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老化处理发芽率的变化 | 第30-31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 第31-33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 | 第33-34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第34-35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TTCH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变化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2页 |
| ·种子鲜重、干重、含水量与成熟度关系 | 第38-39页 |
| ·幼苗生长特性与种子成熟度关系 | 第39页 |
| ·标准发芽势、发芽率与成熟度关系 | 第39页 |
| ·发芽指数与成熟度关系 | 第39页 |
| ·活力指数与成熟度关系 | 第39页 |
| ·逆境抗性能力与成熟度关系 | 第39-40页 |
| ·低温发芽率与成熟度的的关系 | 第39-40页 |
| ·老化处理发芽率与成熟度的的关系 | 第40页 |
| ·生理生化指标与成熟度的关系 | 第40-41页 |
| ·相对电导率与成熟度的关系 | 第40页 |
| ·TTCH含量与成熟度的关系 | 第40-41页 |
| ·田间出苗率与成熟度的关系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