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树叶型静态混合元件流动与混合特性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现状 | 第15页 |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SCR脱硝技术 | 第16-18页 |
·SCR工艺流程 | 第16-17页 |
·静态混合器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静态混合器概述 | 第18-23页 |
·静态混合器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SCR中的静态混合器 | 第19-2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页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2 混合元件叶形的选择 | 第25-35页 |
·混合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25页 |
·仿树叶型混合元件设计 | 第25-26页 |
·仿树叶型混合元件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第26-27页 |
·几何模型 | 第26页 |
·网格划分 | 第26页 |
·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边界条件 | 第27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7-34页 |
·评价准则 | 第27-28页 |
·仿树叶型混合元件的时均速度场 | 第28-30页 |
·仿树叶型静态混合器内湍流强度 | 第30-33页 |
·压降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仿柳叶型混合元件的流体力学性能 | 第35-53页 |
·仿柳叶型混合元件速度场热线测量实验 | 第35-37页 |
·热线风速仪装置及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6页 |
·试验测试方案 | 第36页 |
·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叶片角度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叶片数量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38-39页 |
·仿柳叶型混合元件速度场的CFD模拟 | 第39-40页 |
·速度场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39页 |
·控制方程 | 第39-40页 |
·边界条件 | 第40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叶片角度对时均速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叶片数量对时均速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叶片角度对湍动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叶片数量对湍动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叶片角度对压降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叶片数量对压降的影响 | 第47页 |
·速度场的CFD模拟与实验研究比较 | 第47-49页 |
·最优结构仿柳叶型混合元件与“V”型混合元件比较 | 第49-51页 |
·物理模型 | 第49-50页 |
·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仿柳叶型混合元件混合特性的研究 | 第53-62页 |
·混合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粒子轨迹追踪 | 第54-5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计算工况 | 第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55-57页 |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56页 |
·数学模型 | 第56页 |
·边界条件 | 第56-57页 |
·混合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叶片角度对CO分布的影响 | 第57-58页 |
·叶片数量对CO分布的影响 | 第58-59页 |
·研究混合特性的试验系统 | 第59-60页 |
·试验装置 | 第59-60页 |
·试验测量方案 | 第60页 |
·MGA5红外烟气分析仪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