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近代中国画的守成与折衷--以民初北京传统派与广东岭南派同日本的关系为中心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7页
 1、选题背景第10-13页
 2、研究综述第13-16页
 3、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6-17页
第一章:20世纪初国画社团中“日本因素”的由来第17-33页
 第1节:以留日学生为媒介的文化传递第17-20页
 第2节:中日画界名家交往与绘画收藏第20-25页
 第3节:近代日本的中国美术史书写与绘画理论构建第25-29页
 第4节:日本大东亚文化政策的全盘布局第29-32页
 本章小结:中日传统绘画面临的共同困境——文化守成与折衷的选择第32-33页
第二章:守成主义的联盟:民初北京传统派与日本的交往第33-54页
 第1节:中国画学研究会的成立与中日联合绘画展览第33-40页
 第2节:《湖社月刊》中的日本美术与美术家第40-46页
 第3节:文人画的守护者——陈师曾与大村西崖第46-50页
 第4节:传统派对近代日本画的认知与评价第50-53页
 本章小结:北京传统画家群的文化守成性质第53-54页
第三章:折衷主义的借鉴:岭南画派与日本的关系第54-73页
 第1节:岭南画派风格中的“日本模式”第54-60页
 第2节:“二高一陈”的革命情怀与艺术创新第60-63页
 第3节: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新旧之争第63-67页
 第4节:高剑父的“去日本化”之路第67-71页
 本章小结:岭南画派折衷主义于国画革新的意义第71-73页
第四章:中日绘画交流折射出的文化守成与折衷第73-82页
 第1节:文化领域中“现代”与“反现代”潮流第74-75页
 第2节:传统艺术守成主义的文化优越感第75-77页
 第3节:岭南画派折衷主义的革新与矛盾第77-79页
 第4节:守成主义与折衷主义的现代性关联第79-80页
 本章小结:中国画在现代转型之路中的选择与展望第80-82页
结语第82-83页
后记第83-84页
附录1:中日绘画联合第三次展览会目录中国之部第84-99页
附录2: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出品目录中国之部第9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漫画语言》--漫画构成规律及原理研究
下一篇:信息传达的泛空间--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