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新时期加强我国舆论监督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0页
 一、国外研究概述第8-9页
 二、国内研究概述第9-10页
绪论第10-12页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2页
一、舆论监督的涵义及特征第12-18页
 (一) 舆论监督的涵义第12-15页
  1、监督的涵义第12-13页
  2、舆论监督的涵义第13-15页
 (二) 舆论监督的分类和特征第15-18页
  1、舆论监督的分类第15-16页
  2、舆论监督的特征第16-17页
  3、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第17-18页
二、新时期加强我国舆论监督的重要意义第18-25页
 (一) 有利于提高公民民主意识,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第18-19页
  1、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第18页
  2、有利于人民的当家作主第18-19页
 (二) 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第19-20页
  1、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第19-20页
  2、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第20页
 (三) 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秩序第20-21页
  1、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第21页
  2、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第21页
 (四) 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促进政府及公务人员自律第21-23页
  1、有利于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第22页
  2、促进政府及公务人员自律第22-23页
 (五) 有利于提高权力主体决策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第23-25页
  1、有利于提高权力主体决策水平第23-24页
  2、有利于提高有政府效率第24-25页
三、我国舆论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33页
 (一) 舆论监督效果不佳,独立性不够第25-26页
  1、舆论监督的力度不够第25页
  2、舆论监督的实效性不够第25-26页
  3、舆论监督的独立性有待提高第26页
 (二) 舆论监督的阻力大、保障差第26-29页
  1、舆论监督阻力重重第26-27页
  2、舆论监督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第27页
  3、舆论监督的法规不健全第27-28页
  4、舆论监督存在太多盲区第28-29页
 (三) 媒体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第29-33页
  1、舆论监督形式技术含量不高,层次低级第29页
  2、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第29-30页
  3、新闻媒体追逐自身经济效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第30-31页
  4、与其他监督机制的协作有待加强第31-33页
四、新时期完善我国舆论监督的措施第33-45页
 (一) 加强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正确引导第33-35页
  1、加强媒体机构的党性培养,促进其健康发展第33-34页
  2、赋予媒体一定的独立性,扩大媒体舆论监督的自主权第34-35页
 (二) 积极创设有利于舆论监督的环境第35-37页
  1、提高国民素质,发展民主政治第35页
  2、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决策透明度第35-37页
 (三) 健全法律,加强法律保护第37-38页
  1、健全完善关于我国舆论监督方面的法律第37-38页
  2、加强对新闻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法律保护第38页
 (四) 完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第38-41页
  1、健全新闻记者采访机制第38-39页
  2、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机制第39页
  3、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的责任追究机制第39-40页
  4、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第40-41页
 (五) 加快进行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第41-45页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运作机制第41-42页
  2、讲究监督艺术、注重监督以后建设性的理性思考第42页
  3、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第42-43页
  4、加强舆论媒体社会责任感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传媒政治导向功能研究
下一篇: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