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电磁设计与模糊PI控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TPMLSM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机床用电机的发展 | 第11-12页 |
| ·传统机床用电机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TPMLSM在机床上的应用 | 第12页 |
| ·TPMLSM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2-15页 |
| ·TPMLSM的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 ·TPMLSM的特点 | 第14-15页 |
| ·TPMLSM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TPMLSM的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 ·TPMLS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TPMLSM的模糊控制策略 | 第16-18页 |
| ·模糊控制的发展 | 第17页 |
| ·PMLSM模糊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2 TPMLSM的电磁设计 | 第19-34页 |
| ·TPMLSM的结构形式 | 第20-21页 |
| ·电机电磁负荷的选择及主要设计步骤 | 第21-24页 |
| ·电磁负荷的选择 | 第21-23页 |
| ·电机尺寸与电磁负荷的关系 | 第23-24页 |
| ·TPMLSM次级的初步设计 | 第24-26页 |
| ·永磁材料的选择 | 第24页 |
| ·永磁体尺寸的初选 | 第24-26页 |
| ·TPMLSM初级的初步设计 | 第26-28页 |
| ·绕组形式与绕组系数 | 第26-27页 |
| ·绕组线径的选择 | 第27页 |
| ·气隙尺寸的选择 | 第27-28页 |
| ·TPMLSM磁路计算 | 第28-30页 |
| ·永磁体等效磁路 | 第28-29页 |
| ·外磁路等效磁路 | 第29-30页 |
| ·TPMLSM参数计算 | 第30-32页 |
| ·励磁电势 | 第30-31页 |
| ·绕组每相电阻 | 第31页 |
| ·电枢反应电抗 | 第31页 |
| ·电枢漏电抗 | 第31-32页 |
| ·TPMLSM性能参数计算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TPMLSM的有限元仿真及分析 | 第34-44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4-35页 |
| ·TPMLSM的磁场及性能分析 | 第35-43页 |
| ·静态磁场分析 | 第35-36页 |
| ·静态推力分析 | 第36-38页 |
| ·动态推力分析 | 第38-39页 |
| ·绕组电感计算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TPMLSM的模糊PI控制研究 | 第44-59页 |
| ·TPMLSM的数学模型 | 第44-49页 |
| ·矢量坐标变换 | 第44-46页 |
| ·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9-50页 |
| ·FUZZY-PI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 第51-55页 |
| ·模糊化及隶属函数 | 第51-52页 |
| ·模糊规则及推理算法的设计 | 第52-54页 |
| ·解模糊算法设计 | 第54-55页 |
| ·PI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算法 | 第55页 |
| ·SVPWM控制原理 | 第55-58页 |
| ·电压空间矢量Uout所处扇区 | 第56页 |
| ·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 | 第56-57页 |
| ·确定切换点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TPMLSM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59-70页 |
| ·TPMLSM控制系统建模 | 第59-65页 |
| ·TPMLSM的仿真模型 | 第59-61页 |
| ·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61-63页 |
| ·SVPWM的仿真模型 | 第63-65页 |
| ·TPMLS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65页 |
| ·仿真与分析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 ·前景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