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百合科植物离体培养植株再生途径研究 | 第12-14页 |
·百合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百合科植物植株再生途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 试管鳞茎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试管鳞茎的诱导途径研究 | 第15页 |
·试管鳞茎诱导途径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试管鳞茎形成、膨大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试管鳞茎休眠 | 第19-21页 |
·试管鳞茎生根及移栽 | 第21页 |
3 老鸦瓣与光慈姑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老鸦瓣与光慈姑概述 | 第21页 |
·老鸦瓣本草考证及系统分类研究 | 第21-22页 |
·老鸦瓣栽培生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2页 |
·老鸦瓣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 第22-23页 |
·老鸦瓣组织培养研究 | 第23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老鸦瓣外植体消毒和无菌培养物建立 | 第24-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不同温度处理对老鸦瓣鳞茎的影响 | 第26-27页 |
·外植体消毒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2页 |
·鳞茎预处理和取材时期对外植体活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外植体消毒方法 | 第29-30页 |
·抗生素在外植体消毒上的应用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老鸦瓣芽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 | 第32-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方法 | 第33-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5-36页 |
·不同芽茎部位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比较 | 第36-37页 |
·愈伤组织增殖 | 第37-38页 |
·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 第38页 |
·不同愈伤组织类型分化不定芽效果比较 | 第38-39页 |
·芽茎愈伤组织途径的丛生芽增殖 | 第39-4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1-44页 |
·外植体类型对初代诱导结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其他因素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老鸦瓣子茎诱导不定芽及丛生芽增殖 | 第44-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材料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 | 第46-48页 |
·芯芽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 | 第48-49页 |
·子茎不定芽增殖 | 第49页 |
·生根诱导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TDZ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 第50页 |
·不同外植体直接诱导芽效果比较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老鸦瓣试管鳞茎诱导 | 第52-6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5页 |
·材料 | 第53页 |
·方法 | 第53-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低温处理对老鸦瓣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55-56页 |
·老鸦瓣试管鳞茎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56-60页 |
·不同浓度多效挫(PP333)对试管鱗茎诱导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高温温度对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62页 |
·光照处理对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62-63页 |
·试管鳞茎移栽萌发 | 第63页 |
3 讨论 | 第63-68页 |
·试管鳞茎诱导途径探讨 | 第63-64页 |
·激素和培养基成分对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64-65页 |
·培养条件对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 | 第65-68页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第68-70页 |
1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2 创新之处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